沈洪兵院士: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下,赋能医学研究和产业转化
沈洪兵院士围绕“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赋能医学研究和产业转化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方向”的主题,并详细描述了将来发展方向,对我国血液学领域的工作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健康医疗大数据纳入了国家战略,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健康医疗大数据。我们国家从“十三五”开始也逐步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1月1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院士在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主论坛上强调。
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围绕血液学科核心发展方向及新时期下的血液学研究、转化及医疗的重大任务开展前沿分享和讨论。
会上,沈洪兵院士围绕“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赋能医学研究和产业转化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方向”的主题,并详细描述了将来发展方向,对我国血液学领域的工作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沈洪兵院士表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一个省份有时候超过1亿人口,1亿人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大的国家了。人口众多,数据共享就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内,以及体系外,都还是有一些共享机制的欠缺。共享机制的缺乏,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而且多个来源数据在格式、结构、语义关联、质量等存在差异。
因此,沈洪兵院士认为,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迎来了比较大的机遇,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 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和样本资源的积累;
3. 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
4.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5. 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以及临床研究方法的发展。
其中,关于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和样本资源的积累,他提到:许多国家已经将构建具有生物样本库的超大规模人群队列作为战略布局,这也是国际上目前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手段开展大型队列研究也是“健康中国”行动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发达国家投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美国有ALL OF US,英国有UK Biobank等等。其中,UK Biobank是全世界最成功的队列数据,同时又供全球研究人员共享的典型范例。作为全世界最成功的队列数据,同时又是全球研究人员共享的典型范例,UK Biobank从2004年就开始招募50万人40~49岁志愿者,每位志愿者有丰富的表型和健康相关的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很多基线的、行为的、暴露的信息,同时可以链接英国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就是HIS系统和常规登记信息和随访信息。UK Biobank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申请和访问,开发使用,所有人都可以申请UKB的数据,探索基因生活方式、健康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疾病病因的理解、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我们国家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十二五”“十三五”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CKB(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和UKB是同时间、同规模的50万人,随访已经超过十年。“十三五”期间,国家支持的百万级自然人群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还有泰州人群健康队列、特殊人群队列,比如国家出生队列、中国心血管疾病前瞻性队列、东风同济队列等等,这些队列的建设为我们将来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对于我国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所面临的挑战,沈洪兵院士指出主要有以下5条:
1. 我国缺乏医疗大健康数据来源、收集和管理的共享机制,形成数据孤岛;
2. 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在系统偏倚,影响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3. 组学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 多组学生物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提升;
5.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法律和伦理规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第一条挑战,就是本文开头所指出的具体问题。如何将跨机构、跨领域、跨平台、跨系统数据库打通,是目前健康医疗大数据面临最大的壁垒。
对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所存在的系统偏倚问题,沈洪兵院士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该注意对数据质量的严格控制,实现数据收集与处理的规范化,重视因果关系判断的基本要素,确保结论的可靠性。沈洪兵院士还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存储、共享、分析、挖掘过程当中存在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可能受到侵害的风险和数据安全的隐患,如何对健康医疗大数据进行法律和伦理的规制,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使企业能够高效合理的获得健康医疗大数据,同时又兼顾医院的利益,保证数据安全性,是一项重大挑战,但是我国至今没有有效的管理条例和法律规范。
最后,沈洪兵院士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政策支持;
2. 基于大型人群队列/精细队列,建设高质量健康医疗大数据;
3. 基于队列研究的多组学研究和转化应用;
4. 关注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
5. 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引领未来的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沈洪兵院士认为,多个来源大数据的汇聚,人工智能的驱动,最后汇聚到个体化的精准防诊治,所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将极大的提升研究生命本质和进行医学研究的能力,引领未来的精准医学防诊治应用,有力推动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如新药物设计、靶点发现、效果评估等等方面,都会有力推动产业发展。所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同时可以应用到临床转化,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在主论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主题环节中,大会还邀请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欧晓理司长、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院士为大会做主旨报告,三位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者和顶级专家分享了他们的观点,打造了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血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本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是以线上交流为主,得到了业内以及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转播。在15日下午的12个分论坛中,覆盖血液病精准诊断、血液肿瘤、造血衰竭性疾病、出凝血疾病、儿童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血液病护理、基础血液学、标准化建设、期刊论坛、运营管理和科普论坛等领域的精彩专题内容呈现,可以通过健康界官网或APP观看。
点击链接直接观看: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直播合集
或通过以下扫码观看,码上遇见更多精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