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所为丨方伟:驻科药学服务+药学门诊,让药学服务零距离
如今,作为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在重庆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重庆三峡医院药学部2.17(标清)
施行特色的临床药师驻科制度、成立渝东北首家药学门诊、建立合理用药评估体系、开展医联体内用药衔接改革……
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深入推进药学服务改革,在药学部主任方伟的带领下,药学部围绕合理用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实现药学服务的转型发展。方伟认为,新的医改形势下,药学部要提升药学服务的品质和内涵,以患者为中心,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成为常态。
如今,作为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在重庆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主任方伟
驻科药学服务覆盖全院80%病区
所谓驻科药学服务,是指专科临床药师在临床科室所开展的每日不低于8小时专科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驻科制度是重庆市近年来积极探索药学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水平,2020年8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实行临床药师驻科制度,推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
实际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早在2012年便开始实行临床药师制,经过多年实践与摸索,于2019年形成独具特色的驻科药学服务模式,其《以驻科服务为始 以合理用药为终 持续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入围2021年全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典型案例。
临床药师驻科服务的最大特点是责任制。药师、医生、护士真正形成一个治疗团队,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个体化服务。方伟表示,这些服务包括:药师与医生共同制定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实时调整,实现精准用药;对重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并监测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例讨论,加大对重症患者、特殊患者的药学监护力度,以及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日常查房等。
通过驻科服务的实践,药师才能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对医嘱进行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审核,进而做出合理判断,实现临床药师、临床医生“1+1>2”的效果。
据方伟介绍,目前药学部28名临床药师全部进驻临床科室,覆盖医院80%的临床病区,对住院患者进行每日至少8小时的药学服务。“在临床药师各自负责的病区,从患者入院药物重整开始到后续的药学查房、医嘱审核,以及患者的用药教育、出院随访,临床药师均要全程参与,提供闭环的药学服务。”
渝东北首家药学门诊,确保患者用药更精准
“药物种类这么多,该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最合适?”“哪些药物和食物不能一起吃?”很多患者在药房拿到一堆药之后,往往都有以上困惑。
为了切实解决患者的这一难题,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于2018年开设药学门诊,这也是渝东北首家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药物咨询服务,重点对慢性病及特殊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管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正确性,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伟向健康界介绍了药学门诊的开设情况: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门诊分为三大部分,包括药物治疗管理门诊、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以及面向特殊人群的妇儿药学门诊。药物治疗管理门诊主要针对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体化药学服务,患者咨询内容以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疗程居多;妇儿药学门诊则针对妊娠妇女、儿童这类特殊群体,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包括一些特殊装置的使用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指导等。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都可以在我们的药学门诊得到免费解答,每周一至周五都有专业药师坐诊,为患者解答疑惑,梳理用药情况,提出用药建议和生活方式指导。”方伟指出,药学门诊的开设,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与成本,患者满意度较高。也正是基于医院在药学门诊中的出色表现,其咳喘药学门诊被中国药学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予“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区域示范中心”的称号,也是重庆市唯一一家区域示范中心。
创新构建区域一体化药学服务体系
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积极探索药学服务改革,借助互联网优势,联合医联体、医共体,创新药学服务模式,构建了“1+4+30”一体化药学服务体系。
所谓“1+4+30”,是指1个中心,4个医共体,30个医联体,由三峡医院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药学培训、用药指导、处方点评、区域化审方等工作,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学服务、统一信息管理,以此提高基层药学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我们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以医联体、医共体为载体,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提升区域内药学服务同质化水平。”方伟说道,这种工作模式得以推行的前提是上下级医院用药目录的统一,保证患者在三峡医院就诊后,在医联体或医共体医院药品的可及性。同时,各医联体、医共体间的慢病管理平台,又保证了患者回到基层医院后药品的规范和持续使用。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是无数药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区域一体化药学服务体系于2019年正式实行,在实行前期,各医院药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包括药师用药技能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以及慢病管理平台软件的开发、运行培训等。
“除了基层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以及情绪的转变。很多慢性肾脏病、血友病患者往往比较悲观,但是在感受到医生、药师的长期关心之后,慢慢重拾信心,治疗效果也得以改善。”方伟告诉健康界,对于这些特殊患者而言,重要的是坚持长期治疗的信心,直面病情。例如面对血友病患者,告知患者注意防止外伤、预防出血,不要服用影响促凝血药物等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被评为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万州区重点学科。方伟表示,药学部未来将继续创新药事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临床药师驻科服务的品质和内涵,提升药学服务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朝着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药学服务的方向不懈奋斗。
(本访谈特别感谢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