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专科医师专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全新开讲 | 刘巍详解“抗血小板药物发展历程”
本期,刘巍教授将综述了已上市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新靶点研发的研究状况,就“抗血小板药物发展历程——药物简介及最新研究进展篇”相关内容进行分享。
根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
据悉,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动脉血栓疾病的主要药物。目前应用的该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剂等。尽管已有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血栓疾病的发生,但出血副作用不容忽视。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改变基层心血管疾病高发、社会负担大的现状。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基层医护人员心脏疾病的诊疗能力,实现治疗水平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教授团队联合健康界推出“中国心脏专科医师专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
本期,刘巍教授将综述了已上市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新靶点研发的研究状况,就“抗血小板药物发展历程——药物简介及最新研究进展篇”相关内容进行分享。刘巍教授介绍,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通过多年发展已有一系列相关药物上市,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动脉血栓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直播时间
2022年1月4日晚19:00-19:30
二、观看方式
2.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栏目介绍
“中国心脏专科医师专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将围绕心脏疾病的治疗,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并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临床当中面临的难点问题,通过案例将理论融于实践,分享超声心动图应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心脏手术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抗血栓性疾病指南解读、房间隔穿刺基本要点等方面的知识。为提升中国基层医生心脏疾病治疗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指导与帮助,为基层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观看“中国心脏专科医师专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专题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