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栓,妙言“药”道|翟所迪教授详解“抗栓治疗的药物评价”
新型口服抗凝药已成房颤管理指南推荐的一线选择?临床医学为何出现这样的转变?
因各类原因导致血液的部分物质在血管壁或心脏内壁某处沉积并凝聚成块,该过程称之为血栓形成,而块状物为血栓,血栓可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形成。临床上根据血栓所在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微血栓多见于肺、肝、肾及脑部,静脉血栓以下肢最多见。
事实上,血栓性疾病起病隐匿、发病迅速,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尤以静脉血栓性疾病为甚,作为全球前三位致死性血管性疾病,每1000人中就有1人至3人患病,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抗凝、抗血小板、溶栓三大药物作为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已形成血栓的基础治疗手段,而抗栓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常需要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所以对其合理应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即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在高危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判断上以及血栓用药(如抗凝)和出血之间的平衡上还有待加强。
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全国基层医护人员抗栓药物治疗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健康界推出“2021抗栓药物治疗”系列课程。而本期课程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翟所迪教授在线直播分享“抗栓治疗的药物评价”。
抗栓治疗技术日新月异,抗栓治疗药物层出不穷,发展迅速,由此,抗栓治疗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品质量安全成为了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关注的共同话题,也是关乎百姓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据了解,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值得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 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实际上,所有药物的研发都是为了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而药物评价任重道远,只要有药物存在,药物评价工作就是必需的、长期的。翟所迪教授将对比分析各类抗栓治疗药物的疗效、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禁忌症等,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图 抗血栓治疗药物范畴
一、直播时间
2021年11月24日(周三)晚上19:00-19:30
二、观看渠道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课程介绍
“2021抗栓药物治疗”系列课程围绕临床抗栓药物治疗,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从不同药学专业出发,在不同角度和层面上探索临床药学领域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对比分析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三类药物的区别,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讲解抗栓药物治疗的合理选择,围绕血栓治疗专家共识与指南辅以启发诱导。以此提升中国医护抗栓药物治疗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真正实现血栓性疾病的早期干预,有效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改善血栓性疾病防治局面。
每周三晚上19:00-19:30锁定健康界直播间,专家云集,对抗栓、抗凝药物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做出详细解读,以供临床工作者学习交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