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亮相、医保谈判……药品准入翻天覆地,只为了这一件事
独立的大事之间互有关联。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进入11月,三件看似独立的大事持续发生。
11月初,《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在北京发布,通过分析2015年~2021年国内31个省份的804家医院(含596家三级医院, 218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数据,勾勒出医保改革的变化与最新进展。
《蓝皮书》为过去三年医保药品改革算了笔账。三年来, 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和53.8%。初步估算,与谈判前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负近1700亿元,受益患者达1亿人次。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多家药企和器械企业在医药保健展区创下多项历届之最,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达到135项,超过去年的120项。
国家医保局更成为进博会的最大买家。医保局把近两年来所有医保谈判、药品及耗材集中采购中涉及的品种“打了个包”,和诺华、拜耳、赛诺菲、史赛克等外企集中签约,总额达到470亿元。
11月9日至11日,为期三天的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在京进行。自2015年以来的医保谈判,过去出圈的“灵魂砍价”片段就来自这个谈判过程,今年已是第六轮。
本次医保谈判最终结果,预计将在11月底揭晓。同时,国家联采办发布通知,胰岛素集采将在11月26日在上海开标,近期官方将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培训。
比起曾经的8年不调医保目录,到现在流程顺畅的“常规性动作”,创新药的医保准入不仅时间可预期,准入周期也大大缩短,各方面速度都在加快。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准入环境今非昔比。
创新药继续显现“中国速度”
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药物达必妥,自第一届进博会亮相后,提前2年获批上市,仅仅25天实现医院供药,上市5个月即被纳入国家医保。
在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获批后仅1年时间,达必妥在本届进博会前夕又迎来青少年适应症获批。赛诺菲健赞中国区总经理谢丽娟表示,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见证了中国政府对医疗创新的大力推动,这是“中国速度”。
葛兰素史克中国处方药和疫苗总经理齐欣认为,过往,创新药从国外获批到进入中国可能长达五六年,而借助进博会这一重要国际交流平台,创新药的落地速度越来越快。
比如在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期间,葛兰素史克一款用于慢阻肺创新治疗的三联药物获批上市。另外一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其成人适应症在第二届进博会前夕获批,儿童适应症在第三届进博会后1个月内获批。
医药准入环境的变化,适应着医改进入深水区的需要。今年10月,第五届中国DRG收付费大会举办在北京召开。“会上的三明专场,被药械产业圈认为是释放了重要信息。”来自一家全球头部器械企业的业内人士林琳(化名)告诉健康界。
根据林琳介绍,目前DRG的推进,大部分省份在进行付费模式,在医保局跟医院之间结算。但是福建三明已经在患者跟医院之间,也开展了DRG模式。“今年全国DRG大会,把福建的一些领导们都请过来进行报告做了一个三明专场,药械业内认为这是一个信号,或将在全国都要推DRG收付费模式。”
当器械、耗材、药品都变成了医院的成本,医药器械厂商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跨国公司加速了新药新器械进入中国。
进博会成为重要窗口,进博会的亮相及“超快速”的获批,以及上市后衔接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成为多方共赢的通道。
以GSK的艾滋病药物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多伟托)为例,健康界关注到,本届进博会上,GSK中国HIV业务部负责人林玉萍透露,多伟托也会积极参与今年度的国家医保谈判。
实际上,今年6月,多伟托才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完整的、每日一次、单一片剂的艾滋病双药治疗方案。这款产品已经被国内外指南列入HIV初治首选方案。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抗HIV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7.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8年的20.2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预计至2023年,中国的抗HIV病毒治疗药物市场将达49.6亿元人民币,2019年至2023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6%。
但是,我国抗HIV创新药物较为稀缺,目前国内在研管线产品绝大部分还处于临床早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已经上市的国产创新药物仅有艾博卫泰,市场上以原研进口品种为主,涉及吉利德、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 面对庞大的市场,国内外药企都在加速布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