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标杆之鉴|以肿瘤专科建设为牵引,助推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原创 2021-11-12 17:20 庞小路 / 健康界

对于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张彤毫不犹豫地说:打造一个让兴化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

肿瘤作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导致我国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源头之一。

在“肿瘤慢病化”“带瘤生存”的理念下,基层医疗体系可以在肿瘤康复与治疗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我国大多数县级医院来讲,肿瘤学科能力薄弱,这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医生进步以及病人满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处江苏泰州的兴化市人民医院却是少数的例外。院长张彤很自豪地对健康界说:“我们医院的肿瘤科在全国县级医院里面,都是受到同行羡慕的。”

张彤此话不是凡尔赛,而是底气十足。艾力彼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显示,兴化市人民医院在全国县级医院100强中位列第34名,而在全国县级医院肿瘤内科30强里,更是位于第13名。

肿瘤专科建设靠船下蒿

兴化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经济发达。

作为江苏泰州的第一大县级市,截止2020年,兴化GDP已经突破900亿元大关,是泰州市无可置疑的经济强县。

兴化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肿瘤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据泰州市疾控中心发布《2020年泰州市死因监测专题报告》显示,2020年报告死亡病例中共有肿瘤死亡病例14330例,死亡率为288.27/10万,平均每天39例。

创办于1925年的兴化人民医院前身为德国教会医院,现有床位数1500张,为国家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其肿瘤科成立于1985年,设置床位15张,以开展常规化疗为主。

10年以后,同市的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肿瘤科,设置床位10张,以开展常规化疗+钴60放疗为主。

虽然两家本地医院先后都成立了肿瘤科,但在当地依然形不成优势和品牌。2004年,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与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合并,共建兴化市肿瘤医院,设置床位88张,形成合力,以提升在当地的影响力。但肿瘤科在两家医院共同管理下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像人员相对独立、各自考核、待遇各异等都实际影响了肿瘤科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2008年,借助于兴化市人民医院托管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两家医院的肿瘤科正式合并,搭建框架,保持相对独立运行。兴化市人民医院委派院长全面负责兴化市肿瘤医院的建设发展,开始设置综合办、药剂科、财务科等保障部门,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临床医技科室也设置起来,并在学习提升、绩效考核、人才建设等方面得到统筹管理。

长期以来,在江浙一带,患者对于上海是比较迷恋的,如何把患者留在当地是兴化市人民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张彤认为,县级医院肿瘤学科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靠船下蒿。

为了让本地患者留在兴化,兴化市人民医院开始请上海知名医院的资深专家来做会诊,由院外资深专家出治疗方案,手把手地教兴化市人民医院医生做肿瘤诊治。

同时,还按照现代化的学科建设要求,成立院外专家工作室,每月定期来兴化市人民医院坐诊。

张彤表示,这与大多数医院采取的“临时请专家到医院会诊”的模式截然不同,点对点挂钩专家坐诊是长期的,且专家来了之后还手把手地教医生查房、做手术等,这对整个肿瘤学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根本,县级医院肿瘤学科建设最大的难点就是人才的匮乏,这不是一个个性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张彤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十分注重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立院、科教兴院、培养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医院积极引进博士、硕士生等优秀人才150余人。

此外,医院也加大了肿瘤治疗的硬件投入。通过购进先进设备,最大化满足患者临床需求。据张彤介绍,目前医院肿瘤科拥有医用直线加速器Elekta infinity  1台,德国SIEMENS医用直线加速器1台、1台X线模拟定位机、电动多叶光栅(MLC)、TOPSLANE拓能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及专科设备,全套制模设备、超声热疗治疗机、各种治疗泵及微量泵。目前,肿瘤科床位235张,日间病房床位10张。通过上述软硬措施,满足了当地患者的诊疗需求,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所收治的患者数量大幅度提升:从2004年的1493人次,到2020年的9331人次,收治肿瘤患者增长了6倍多;2013-2020年肿瘤科放疗患者6807总人次,化疗患者32177总人次,放疗病人不出县的目标也初步得以实现。

在肿瘤科科研、教学方面,医院与上海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开展协作,邀请专家教授定期坐诊、查房。数据显示,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目前已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3篇、中华级4篇,获泰州科技进步奖3项,兴化科技进步奖10多项,参与4部专著编委工作,多次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班,多项科研课题在临床研究中。

下一步,张彤决定重点建设肿瘤多学科团队。他表示,肿瘤患者一般都要经历漫长、反复的治疗过程。由于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MDT)则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于是,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通过远程会诊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以期实现转型期肿瘤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县级医院中率先推动临床专科化

肿瘤科的发展,只是兴化市人民医院所有专科发展的缩影。回首14年前的2007年,兴化市人民医院无论是就医环境、整体硬件条件,还是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在周边地区县级医院中都是垫底的。

院长张彤表示当时医院面临的局势严峻:分科不严,跨科收治严重,形不成合力;在地域范围内,科无优势、普而不专、专而不优、优而不精、人无特长;学科带头人星星点点,患者的就医需求难以满足,强势热门专业人员扎堆,冷门学科无人问津;个人职业生涯不明确,积极性不高,科室管理难度大。

思虑再三,兴化市人民医院在“差人一等”的压力中理清思路,规划愿景,并把“成为一家有影响度的三级医院”定为目标。医院提出了“兴化病人兴化治,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年,对兴化市人民医院来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对原有的学科进行了整合细分,实现临床专科化。医院通过采用现有人才与专科设置相结合、个人选择与组织建议相结合、规定时限与适时过渡相结合、严格控制与发展目标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医院很快细分出35个临床专科。这在当时的县级医院中是比较早的。

医院先后挂牌了“王存玉院士工作室”、“张澍教授工作室”、“陈宝安教授工作室”、“钱祝银教授工作室”、“杨如松教授工作室”等,通过对外“科与科”的广泛合作,广聘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讲学、手术,积极承办各级专科年会及继续教育项目,有效缩短了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周期。

“一科一技一项目、一课题一讲座一汇报”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头脑风暴法的运用,MDT管理模式的推进,鱼骨图、查检表、甘特图、6S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具的掌握,用数据说话,对问题进行根因分析,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又快又稳发展。

医院建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一心脏远程监测分中心、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远程心电监测合作分中心、南京儿童医院兴化诊疗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兴化中心、女性内分泌诊疗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兴化胰腺分中心、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兴化分中心、肺部肿瘤一体化中心等多个诊疗中心,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集团医院。

针对人才引进的困境,创新性地提出了“不求所有、唯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战略;从形式上,加快从经济效益型医院向学院型医院转变的步伐。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又紧跟形势,提出要打造“医技介入化、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诊断分子化、麻醉普及化”的新格局,体现医、护、技、感、管的学科建设新模式。

这些发展的思路,指引着兴化市人民医院在专科发展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也让该院一次次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2014年,兴化市人民医院被确认为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2020年,兴化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7个被确认为泰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就连当初基础较弱、发展较慢的急诊科等2个专科也被评定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至此兴化市人民医院拥有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的数量已达到20个(含建设单位)。

2021年1月4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0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与复核结果,兴化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两个专科被评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在艾力彼全国县级医院专科排行榜中,兴化市人民医院7个专科已连续多年进入前30强。

“用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能走正确的路”,这是院长张彤对职工们常常提起的话,也正是靠着这一理念,兴化市人民医院的临床专科走上了一条弯道超车之路、困境突围之路、创新发展之路。

探路县乡一体化医共体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张彤的意识里,兴化市人民医院不能满足于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更应当有担当意识、大局意识和使命感,带领县域内医疗机构的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兴化病人兴化治,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奋斗目标。张彤认为,分级诊疗是关键。

2008年,兴化市人民医院就已开始了医联体建设的探索,到2013年后,通过选派院长、挂牌医院等形式,建立起拥有3家紧密型、6家半紧密型、26家松散型成员单位的医联体,同时相继建立了五大急救中心、四大诊断中心、两大专科联盟。2020年11月30日,兴化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共有成员单位24家、床位总数2943张、下辖村卫生室264家、职工总数3759名、服务人口90.47万。

兴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医共体总院长邓新桃对健康界说,作为县域的“龙头”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今年年初,兴化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深入各家成员单位深入调研,拟定了67条工作计划,分管领导、科主任及业务骨干包干医共体成员单位,以区域为单元建立六大业务联系群、六大管理中心,组建专家工作室或联合病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医共体内部的连和通。

9月24日,兴化市人民医院驻安丰中心卫生院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成立,兴化市人民医院医学专家轮流到基层坐诊,每周至少开诊2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为辖区居民提供就近就便的医疗服务。同时,开设不少于 20 张床位的联合病房,加强病房管理,扩大住院病种范围,规范基层适宜技术操作,并通过跟班坐诊、带教指导、临床示教等方式,精准帮扶基层医务人员提高能力。

6月,兴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天使培训队组建,24家成员单位的32支天使分队100人在接受了严格培训后,如“星星之火”先后走进学校、社区、广场、机关企业单位等,进行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截止到10月培训人群10519人次,有力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及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救援与自救能力。作为兴化市人民医院院长,又是医共体理事长,张彤表示“变革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变革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他深知,医共体建设的外部形势压力很大、变化很快、要求很高,医共体连体要连心,目标要一致、管理要同质、步伐要统一。

张彤认为,医共体建设首先必须要体现一个“共”字,同时,医共体建设既要体现在“面”上,更重要的是要抓“点”上的工作,这是根本。要在内部织好“一张网”,下好“一盘棋”,让医共体成员成为“一家人”,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提升广大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留住病人才是硬道理。”张彤对健康界表示,作为县域医院,让老百姓满意的看病、全生命周期的关怀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因此,兴化市人民医院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学科建设的高质量推动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同时带动医共体成员单位诊疗能力的共同提高,最终实现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就诊。

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兴化市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对于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张彤毫不犹豫地说:打造一个让兴化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张彤,邓新桃,肿瘤专科,县级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共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