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状况迫在眉睫,如何进一步提高居家护理的服务模式?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居家护理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多次发文要求积极探索居家护理模式,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具体来说,居家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对有护理需求的个体及家庭提供个性化且专业性的护理干预服务,以达到预防疾病、健康促进及健康维护的目标,从而满足患者不同的医疗护理需求,使卫生资源得以合理应用,有效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照护负担,受到居家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文献报道以及国外实践证明,开展居家护理服务是缓解老龄化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
4种居家护理模式有哪些异同?
目前居家护理服务人员主体包括医护人员、家庭照顾者及志愿者等。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的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延续护理服务部及第三方护理机构。按提供护理服务机构可归纳为4种居家护理模式:
①社区卫生机构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主要由社区护士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②依托医院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主要由医院护士为出院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建立延续护理服务部,如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直属于医院的延续护理服务部,由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为出院有居家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居家护理。
③医院-社区-家庭模式:主要由医院和社区护士共同协助,为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在我国医联体的形势下,部分医院与社区进行“点对点”的对接建设,实现双向转诊。
④互联网+护理模式:互联网+护理模式是在护理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兴起的一种新型居家护理服务提供模式,指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本机构注册护士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的模式为线上申请的病患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避免了患者频繁往返医院的舟车劳顿,还省去了挂号候诊的时间,使居家养老患者得到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和网约护士面临哪些困难?
但是,目前更多的是一些试验性探索,居家护理的服务模式也存在诸多障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