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例LACbes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成功!
该左心耳封堵团队自201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以来,已成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300余例,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郭军副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北京地区首例LACbes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手术,使患者避免了长期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和高昂经济负担,大大降低了脑卒中风险,有效预防因病致残、致死的风险,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广大老年房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患者信息
患者是一名82岁男性,有既往服用抗凝药物出血病史,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入院诊断为心律失常、持续性房颤、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并经食道心脏超声提示,心耳内口直径达31mm且开口部光滑,导致常规使用的封堵器不易固定,有脱落风险。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分提示,患者属于高危卒中、高出血风险,具有明确左心耳封堵手术治疗指征……”医学部郭军副主任团队对病情进行了全面讨论分析,为患者制定了左心耳封堵术的详细手术方案。
左心耳封堵术拥有创伤小、无明显痛苦、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等特点,是口服抗凝药的替代疗法,已成为全球房颤卒中预防治疗的新趋势。
手术室里,手术团队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经右股静脉入路,成功穿刺房间隔,进行左心耳造影,发现心耳为大开口鸡翅形态,测量外口29.8mm、内口31mm。手术台前,面对患者特殊情况,手术团队紧急讨论可行手术方案,考虑到常规封堵器无法实现完美封堵,最终选择植入国产具有双盘设计、可回收的34mmLACbes左心耳封堵器。
无影灯下,医学部郭军副主任和结构性心脏病科陈韬副主任在导管室的配合下,以精准的操作手法,巧妙利用装置特点,解决了患者左心房过大、心耳开口大、可用深度浅和鞘管轴向差等复杂情况,以“硬币式”操作技巧完美封堵,释放后封堵器完全贴合心耳,形态良好,手术历时1小时。术后对患者经食道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对心脏周围组织没有造成影响。
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身体恢复良好,行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查,封堵器位置良好。
据悉,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拥有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左心耳自动分析软件Anythinkβ左心耳影像智能分析系统,形成CT、超声心动图、介入治疗三位一体的左心耳完整介入治疗体系,复杂病变双伞封堵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实现左心耳封堵手术成功率100%。该左心耳封堵团队自201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以来,已成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300余例,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