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CSCO | 肺癌口头汇报专场临床研究精粹速递

2021
09/25

+
分享
评论
刘雪丽 / 健康界
A-
A+

肺癌口头汇报专场聚集各界医院肿瘤大咖,就肺癌相关临床研究热点及进展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2021年9月25日-2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和国家癌症中心主办的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本届年会主题为“聚焦创新研究,引领原创未来”,按肿瘤类别划分为各个专场,其中肺癌口头汇报专场聚集各界医院肿瘤大咖,就肺癌相关临床研究热点及进展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 上海市肺科医院陆舜教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小细胞肺癌(NSCLC)

授课题目

RATIONAL 307研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亚组分析

背景

替雷利珠单抗是一款人源化IgG4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经过改造可最大限度减少与巨噬细胞Fcγ受体结合,从而消除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ADCP),这可能减少T细胞耗竭和PD-1治疗耐药性的潜在机制。

目的

RATIONAL-307(NCT03594747)为一项开放,随机,多中心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卡铂或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对照组仅用紫杉醇与卡铂,针对一线晚期鳞状非小细胞癌的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以下任意一组治疗方案(静脉注射,每21天为一个周期):A组,替雷利珠单抗+紫杉醇+卡铂;B组,替雷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C组,紫杉醇+卡铂。

结果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由独立中心影像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A组,7.6个月;B组,7.6个月)较单纯化疗组(C组,5.5个月)显著提高(A组比C组的HR为0.52【95% Cl,0.37-0.74】);B组比C组的HR为0.48【95% Cl,0.34-0.68】。

基于RATIONAL-307研究的结果,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功获批用于肺鳞癌的一线治疗。此次发表的亚组分析为RATIONAL-307研究汇总,65岁及以上受试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总结和结论

肺癌多诊断于65~74岁的年龄段,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通常具有更高的免疫衰老率和各种合并症。因此,评估免疫疗法在该组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65岁以上老年人群亚组的127例受试者中,绝大多数为曾经吸烟和目前吸烟者。

本亚组通过分析发现,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的改善,证明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和卡铂对65岁及以上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

替雷利珠单抗在65岁及以上患者中的安全性(包括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与总体患者人群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有望成为晚期鳞状非小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授课题目:

AK105-302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加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背景

PD-1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而派安普利单抗是目前唯一采用Fc段改造的结构更稳定IgG1亚型PD-1单抗。

AK105-302(NCT03866993)是一项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其研究。

研究设计

结论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显著降低60%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IRRC评估的ITT人群的mPFS:7.0个月 vs. 4.2个月, 风险率(HR)=0.40,p<0.00001

IRRC评估的ITT人群的ORR: 69.7% vs. 43.3%, p<0.00001

IRRC评估的ITT人群的mDOR:9.43个月 vs. 2.96个月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具有可控的安全性。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有望成为晚期鳞状非小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 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姚艺玮教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并序贯阿帕替尼进行维持治疗,可作为一线含铂双药联合化疗复发或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授课题目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序贯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前瞻性、开放、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临床研究中期报告

背景

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多种机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卡瑞利珠单抗单药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显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联用可提高免疫应答,小剂量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使肿瘤环境倾向于免疫支持的表型。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Ⅰ/Ⅱ期研究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客观缓解率达到30.8%,疾病控制率8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9个月。本研究拟通过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探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真实环境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结论

在本研究中,对于既往一线含铂双药联合化疗复发或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并序贯阿帕替尼进行维持治疗显示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客观缓解率达到43.33%,疾病控制率达到83.33%,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63.4%。

不良反应可控,任意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其中Ⅰ-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且无新的安全信号出现。

以上结果支持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并序贯阿帕替尼进行维持治疗,作为一线含铂双药联合化疗复发或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创新引入环丙基,可高效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

授课题目

AENEAS研究:阿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19外显子确实或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Ⅲ期试验

背景

我国约40%~50%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远高于欧美人群(15%左右),多项临床研究奠定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作为EGFRm+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地位,但大多数患者一、二代EGFR-TKI治疗约1年左右发生进展,且脑转移控制不佳。第三代EGFR-TKI奥西替尼一线研究中,亚裔人群获益不及欧美人群,且纳入中国患者较少,亟需针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代EGFR-TKI药物。

在一、二代TKI基础上,针对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进行结构优化,创新引入环丙基,可高效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AENEAS研究是目前唯一入组患者全部为中国人群的三代EGFR-TKI的一线注册研究,其数据可更好指导中国患者的临床用药。

研究设计

结论

新型EGFR-TKI阿美替尼具有独特环丙基结构。

在疗效上,阿美替尼一线Ⅲ期AENEAS研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3个月,为EGFR-TKI单药在注册研究中的最长无进展生存期数据,亚组分析阿美替尼显著降低19del及L858R患者疾病进展风险。

在脑转移的问题上,脑转移为预设分层因素,纳入患者数多,具代表性,脑转移患者PFS HR最低;

在安全性上,严重不良事件(ASE)及任何致治疗停止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低,大于等于3级间质性肺疾病、心脏毒性及皮疹、腹泻发生率低。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围术期ctDNA能有效预测NSCLC术后复发,可作为术后早期检测MRD的可靠指标

授课题目

围手术期ctDNA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残留病灶: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背景

微小残留病灶(MRD)是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放疗等根治性治疗后,体内残留的少量肿瘤细胞,无法通过影像学发现。已有研究证实基于ctDNA进行MRD监测可用于肺癌复发风险分层并早于影响学发现转移。而围术期是辅助治疗策略制定的关键时间段,目前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用以评估围手术期ctDNA在早期监测MRD中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索围术期ctDNA是否可作为早期检测MRD和预测肺癌术后复发的标志物。

研究方法

结果

l  本项研究中Ⅰ-Ⅲ期NSCLC,Ⅰ期为主占67.0%;肺腺癌占84.8%;中位随访时间1068天(范围:341-1340天),21.2%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l  术后ctDNA作为MRD检测和预测复发的标志物。

术前ctDNA阳性患者中46.4%出现术后复发,而阴性患者中仅14.6%术后复发(p<0.001),即ctDNA阳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显著低于ctDNA阴性患者(HR 4.2;p<0.001),术后ctDNA-MRD阳性患者的复发率为80.8%(21/26);显著高于阴性患者16.2%。由此证明术后ctDNA-MRD状态是术后患者复发预测的显著指标(HR,11.1;p<0.001)。

注:术后ctDNA-MRD阳性是患者术后3天和/或1个月血浆检测到ctDNA;术后ctDNA-MRD阴性是患者术后3天和/或1个月血浆未检测到ctDNA。

l  术后多因素Cox分析ctDNA阳性是患者RF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后ctDNA-MR状态在多因素Cox分析中对RFS预测的相对贡献度高于TNM分期等临床变量的总和。

结论

l  围术期ctDNA能有效预测NSCLC术后复发,可作为术后早期检测MRD的可靠指标。

l  ctDNA-MRD检测可为术后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l  但是仍有待前瞻性干预性研究,探寻更加精准的NSCLC术后辅助治疗策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2021CSCO,肺癌,临床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