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10亿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第三针何时开打?专家回应了
9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截至目前,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中风险地区下降到3个。
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米锋指出,要对高风险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和封闭管理,对高风险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坚决做到闭环管理。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总人数超10亿,覆盖总人口的77.6%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会上介绍,截至9月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1亿1308.3万剂次,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0亿9500万,覆盖全国总人口77.6%,完成全程接种的有9亿6972万人。此外,12-17岁人员总体接种进展也比较顺利,目前已经接种16228万剂次。
吴良有介绍,按照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安排,各地根据12岁以上人群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工作方案,积极做好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等工作,创新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接种场地,方便群众就近接种。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操作,做好医疗救治保障,确保安全。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及早接种。
此前官宣高风险人群可以接种第三针疫苗,将如何开展?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强调,加强免疫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实施加强免疫也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郑忠伟表示,除了灭活疫苗以外,我国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也开展了加强免疫的相关研究。在研发单位取得充分的科学数据后,也将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的论证工作。目前,我国的一些研发机构也在国内外开展相关的序贯免疫研究工作,只有在获得足够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或者说是有效性的科学数据后,才可以对大规模人群序贯免疫工作提出专家建议。
针对变异株的研发,我国进展几何?
郑忠伟介绍,真实世界的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都有明确的效果,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的效果。总体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到目前为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异。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对各种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
郑忠伟同时表示,实际上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有变异株出现以来,我国就已经在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
一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Gamma株和Delta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二是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三是开展了针对Beta株、Delta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郑忠伟充满信心地表示,即使将来万一发生了病毒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我们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二码联查和强制性接种捆绑?坚决杜绝!
针对近来屡有网友反映的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接种率,对未接种的居民采取限制进入公共场所、纳入个人诚信记录等措施,甚至有的地方将疫苗接种与养老金发放、低保发放挂钩。
吴良友强调,个别地区对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不允许进入超市、医院、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学生被拒绝入校等情况。还有个别地区存在有单位组织人员到外地接种,这些做法违背了接种的原则,也给群众造成了不便。
针对这一类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经专门召开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对这种现象予以及时纠正。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并强调出台接种政策措施时一定要严谨审慎,认真评估,确保依法依规,严守安全底线。
此外,近期部分地区实行健康码、接种码二码联查的措施,其主要目的也是尽可能有效发现未接种的人群,倡导没有禁忌症的人员及时接种疫苗,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健康。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指导各地用好二码联查的措施,坚决杜绝将二码联查和强制性接种捆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