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医院是否适用RBRVS绩效核算方案?使用时存在哪些误区?

原创 2021-09-03 18:30 杨建云(特约) / 健康界

中国和美国在实行RBRVS时有哪些不同?RBRVS原本适用环境是什么?使用不当存在哪些危害?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美国针对医生付费问题,开发出了RBRVS(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的付费管理方法,美国的Medicare、Medicaid据此向独立执业的医生或者医生集团支付医疗服务费。在美国还没有正式开始推广应用时,台湾长庚医院率先引进了这一方法,据说是从哈佛大学萧庆伦教授手稿阶段开始试点RBRVS,历时十几年在长庚医院引进成功。随后四川华西医院在一些台湾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应用RBRVS,从而引领大陆的一大批医院开始应用RBRVS,解决医院的绩效管理问题。这一系列表面成功的案例背后实际情况如何,只有深入医院内部,才能真正了解真实情况。

在一次和三甲医院的领导分享绩效管理的观点时,我简单介绍了RBRVS应用方面的理解和方法论的时候,医院的一位副院长说他们应用RBRVS已经十多年了。我一听非常惭愧,感觉有一点班门弄斧的感觉。在随后的交流互动中,一位中层提到,他们有拿平均奖金的部门,依然申请增加人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进一步了解到,原来他们的RBRVS其实是收入提成制,区别在于把收入总额提成变为了分不同项目提成。从效果而言,这种提成方式貌似比总额提成方式更精准了一点,其实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同样的情况在台湾长庚医院也存在。台湾长庚医院是中国最早引入RBRVS的医院,在RBRVS还是手稿阶段就开始着手引进,时至现在,也没有改变收入提成制的本质。如图一所示,台湾长庚医院的医师费PF比例就是收入提成制,无论表现形式如何,都没有改变收入提成制的本质。

图 1台湾长庚医院医师费PF比例表

中美两国的医疗环境、医生执业承担责任都不一样,引入美国管理方法重点要得到神韵,抛弃不适应中国的外在形式。长庚医院只是把改头换面的收入提成制称为RBRVS,与美国原版的RBRVS内涵的管理机制,没有一点关系。中国大陆号称实施RBRVS的医院,实际情况可能同样如此。在中国只是引入了RBRVS这样的名词,并没有人真正去研究RBRVS实际运行机制。

一、原创的RBRVS的基本原理和适用环境

在美国RBRVS应用已经近三十年,相当成熟了,已经在国会立法通过成为医生与Medicare和Medicaid的正式结算工具。美国的RBRVS由美国医学会负责维护,国会每五年负责审核一遍。

1. RBRVS的RVU分值计算

RBRVS所采用的原理和方法工具很常见,比较成熟的研究人员都会用到。美国RBRVS应用对象是独立面对市场的医生或者医生集团,需要Medicare和Medicaid从哪几个方面补偿医生的成本问题。如图2所示,RBRVS的相对价值比率RVU由医生工作量(TW)、医生开业成本PE、医生的执业责任保险费构成,三项因素都需要分别乘以一个调节因素GAFw、GAFp、GAFi。在美国由于地区差异,划分为100多个地区,每一个地区的调节因素的值都不同。在美国每一医疗行为的RVU中医生工作量(TW)、医生开业成本PE、医生的执业责任保险费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存在地区调节因素,对同一个项目的RVU在不同地区分值不同,价值也不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国医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被看待,医生承担市场主体的风险,也获得了市场主体的报酬。RBRVS在美国本质上就是一个服务行为计价工具,标定医生每一个诊疗行为的价值,没有比例,100%价值都归医生。

图 2美国RBRVS的RUV计算公式

2.医疗保险转换因子CF

计算出每一项医疗行为的RUV,还需要乘以医疗保险转换因子CF,才能得到每一项医疗行为的最终价值。

图 3美国医疗行为最终价值的计算公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生,RBRVS,医院,医疗,绩效管理,美国,医师费,长庚医院,台湾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