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身处疫情旋涡中,这家民营医院做了件了不起的“小事儿”

2021-08-12 17:55 李子君 / 健康界

北京回龙观部分社区因发现感染者被封闭之后,京都儿童医院主动承担起了帮患儿从家里取餐再送饭的工作。

门诊、做核酸、查血常规、办入院……余铭(化名)以为,这次送女儿去京都儿童医院住院,会像往常那样,虽然辛苦但又充满希望。

然而,7月29日,一家人所居住的北京回龙观一小区因为附近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突然被封闭。听到社区宣布这个消息时,这个正在家里做饭的中年男人,一下就慌了。

余铭8岁的女儿患有神经母细胞瘤,至今已经住院超过30次。为了方便治疗,夫妻二人带着女儿租住在京都儿童医院附近的回龙观小区。“孩子免疫力很低,任何一顿不适合她的餐食都有可能致命,每次住院,我们都要在家做好饭给孩子送去,小区封闭的时候,我简直快急疯了。”余铭说。

余铭的遭遇,是万千因疫情被要求居家隔离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的人们——医院社工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们给予了余铭和女儿最为实际的帮助。

事实上,在北京遭遇这轮疫情之时,作为北京规模领先的民营儿科医院,京都儿童医院所展现的社会责任,还远不止此。

血液病患儿要“断粮”了!

位于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京都儿童医院以治疗儿童血液病见长,除了常见病患者,这里更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等待救治的血液病患儿。他们的家长大多租住在医院周边,与数十万“北漂”一起,落脚于这个亚洲最大社区。

令外界很难知晓的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与治疗同样重要的事,其实是吃饭。

由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发生感染,他们所用餐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生冷的不能吃,加入除了盐和油之外调料的食物不能吃,连西蓝花这类常规蔬菜也会因为很难清洗干净,在彻底治愈之前,从不被允许端上他们的饭桌。也正是源于此,患儿的家长会将一日三餐在租住地做好,再送到医院。

回龙观社区宣布部分小区封闭当天,医院发现居家隔离在小区的有7位血液病患儿家长,之后陆续又有4位焦急的家长联系医院。“吃不到符合标准的饭菜,这些孩子不仅会挨饿,他们还会面临生命危险。”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孙媛说,医院决定当晚组建微信群,给孩子们送饭。

免费将家人做的饭菜送到患儿床旁这件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搞了起来。

医院工作人员变身“送餐小哥”

患儿家长先通过微信群用接龙的方式报名,医院社工部的工作人员根据报名情况制定排班表,保障每天都能完成这项“任务”。家长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小区指定位置,将在家准备好的饭菜交到配送员手中就可以。

给十几名患儿送饭这件事看似简单,但刚开始的第一天,难度就超出了医院社工部主任刘林山的想象。

首先是保证送饭时间。为了让孩子们吃上热乎的饭菜,工作人员必须在饭菜做好后半小时之内完成“取餐+将饭菜送到护士站”这两个动作。

家长们居住在医院周边的不同社区,医院职工和志愿者的一台电动车以及一辆机动车便临时被征用为送餐车。电动车去取距离医院较近的饭菜,机动车则要一路风驰电掣去拿较远的餐食。

每天早上7点,这个总共29人的“送饭群”就忙碌起来。“龙腾苑四区的让志愿者送到小区门口的帐篷里面了,黄色袋子”“收到,我马上就到”“龙景苑五区到了”“良庄家园饭盒已放门口”……大家在群里顾不上寒暄,争分夺秒只为准时将饭菜送到患儿的床旁。

“每个装饭盒的袋子上都要有两条信息,包括孩子的姓名、病区、床号,以及家长居住地社区和门牌号,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收饭盒和送餐准确无误。”刘林山说。

最初的忙乱很快变成流程顺畅。刘林山所面临更大的问题是,在疫情之下,如何杜绝饭菜的安全隐患。刘林山告诉健康界,医院要求配送员工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以确保身体健康,并在配送前洗手消毒,戴好口罩,最大限度地保障食材的安全性。

京都儿童医院的专业与热忱,让患儿家属颇为感动。“等小区解封了,我一定到医院去好好感谢他们。”余铭说,最初自己要给每天顶着烈日来回奔波的工作人员“劳务费”,但得到“全部免费”的答复后,自己又忍不住在群里发红包,可还是没有一位工作人员领红包。大家总是用“不用那么客气”来回绝他,这让余铭至今感到心里过意不去。

“抗疫”中民营医院显担当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疫”战斗中,大批民营医院不仅让患者看到了细致和诚意,自身也展现出与广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一样的无畏与担当。

就在京都儿童医院所在的北京昌平区发现确诊病例当天,孙媛就给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发了短信。“我跟领导说,我知道疫情来了,无论是需要人力还是物力支持,我们医院会全力配合。”

当天,京都儿童医院组建了应急采集紧急行动小组,医院总共组织四支医疗队伍支援生命科学园和回龙观社区的新冠核酸采样工作。

看着医护人员在酷暑之下身着防护服为当地居民进行采样,孙媛颇为心疼。“他们每个人防护服里面都是湿透的,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好几位同事加班到晚上9点,大家第二天还是主动报名,坚持工作。”孙媛说。

其实对于京都儿童医院来说,那几天院内的日子并不好过。回龙观部分社区封闭,意味着一些在附近租住的医务人员也被要求居家隔离,无法来上班。封闭当天早上大家梳理发现,总共有24名包括医务部门、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的人员居家隔离。

重新调整人员工作安排、按照去年疫情最严重时启动应急预案、门诊中增加一次扫码流程、医务人员支援院内核酸检测工作……疫情之下,京都儿童医院没有出现忙乱,稳稳地经历住了这次“大考”。

8月11日晚,回龙观地区部分被封闭小区收到即将解封的通知。刘林山的“送饭群”里,亦迎来期待已久的欢呼雀跃。有位家长感慨道:今晚就像跨年一样,有了想要放鞭炮的心情。

晚上11点,即将结束送饭任务的刘林山难掩激动心情,他对健康界说:“我好想在夜里12点跟他们一起奔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家长,患儿,小区,医院,京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