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薪酬制度才能调动医生积极性?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使其付出和待遇相匹配。笔者认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对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也明确提出,公立医院院内管理和绩效分配在新一轮的政策指引下,完善医院薪酬水平决定机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和薪酬总量,要求有关部门在确保群众就医整体负担不增加等基础上,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
医改新形势下,逐步建立积极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有利于医务人员的个人价值与公立医院发展目标统一,也有利于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公立医院良性发展。此外,从长期发展来看,医院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对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医疗服务机制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新医改的实施使医疗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医院也应积极调整和改革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一些医院的薪酬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7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等,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高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
如今实行医改,药品、卫生耗材零差价,医疗服务类收入占比并不高,加上医保资金回笼困难,医院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很多医院每年都没有结余,如何实现奖励已经成为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
另外,由于一些考核指标不细致、执行起来困难,有些医院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对考核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导致其无法将绩效考核制度更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考核工作中。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有些公立医院过度模仿其他单位,并未将该单位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所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不适合自身的发展需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