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西兰长期护理保障的非普惠性,探究精细化管理内涵

2021
07/21

+
分享
评论
码万祺(特约) / 健康界
A-
A+

新西兰长期护理保障的一些做法,虽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本质上的诸多不同,但其一些精细化管理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众所周知,新西兰强大优质的公共医疗系统构成了这个国家高福利的一部分,但高额的健康护理成本令人不禁思考新西兰的医疗系统能否负担得起?又是如何保障它运转的?我们国家有什么能够借鉴的地方?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新西兰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或许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缴费人口基数是多少

自20世纪以来,新西兰人口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从1991年的351.6万增长至2018年的488.1万。2017年人口增长率为2.1%,增长了约10万人(自然增长2.8万人,移民7.2万人)。

新西兰面临显著的移民现象。同样地,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也面临着人口快速流入的现象。在我国,目前多地正在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关于强制参保、合理筹资是摆在制度运行前端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大概率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是划分统筹地区的。对于流入人口,在其参保、筹资义务上,应该辩证地看。一方面,流入人口很可能无法在本地落户并长期生活,所以在缴费义务上不应无差别对待。另一方面,流入人口或许有必要部分地参与到本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中来,比如设计较低的缴费档次,并保证账户转移接续。

先有长期护理服务,后有长期护理保障的案例

自1945年起,政府就开始逐渐退出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领域,志愿部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私营部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逐渐成为公立医院长期护理居住服务提供合作伙伴。1984年后,政府部门从完全提供养老护理服务中退出,私营部门在长期护理服务提供领域日益发挥重大作用

正好与我国情况相反,新西兰是先有长期护理服务,后有长期护理保障。站在我国长期护理方面的现状看,我们不禁要问:政府在长期护理服务上,要做多大?能力和效率的局限有多大?笔者认为,政府做标准规范、做管理要求,而非做多生产。鉴于长期护理服务市场的自发创造性,政府更可能在后评价、及时评价上多做一些必要工作。我们发现,当新西兰在1984年后退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后,整个体系运行衔接没出大事,也没违背一些本底原则。

长期护理服务津贴是精细化管理内涵重要载体

新西兰现行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主要由两大老年人支持服务系统组成,分别是老年人长期护理居住服务和老年人家庭支持服务。这两大系统均是由地方卫生管理局负责实施的,采用家计调查和需求评估的方式确定申请者是否有权获得长期护理服务津贴,而非普惠制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新西兰,长期护理,保险,健康,申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