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涨薪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现代医院管理效率“争利”
令管理专家们叹服的是,在护理手册上记述的每一条款,梅奥的医生和专家们都超越标准地实现了。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近日,笔者阅读到到一篇名为《医生涨薪暗藏博弈:仅靠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文章,对于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深以为是。之前,笔者也曾倡议应加快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现状。现在想来,这样的提法偏宏观,只强调了源头,没有看重流域治理。鉴于此,本文做进一步探讨。
医生涨薪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辩证、实证
文章中有一段提到,经过在不同地区的三甲医院测算发现:一台手术的收费,扣掉医院所有的综合成本,剩下的收入如果全部用于分配,那么无论医生还是护士,他们的小时工资都要远远大于当地平均水平,基本是两三倍以上。
我们知道,中国的医疗服务划分得很细致,小到一次注射、一次换纱布,都制定出了明细价格。但是这些钱并不是直接支付给医务人员,而是要经过医院的二次分配才能到达他们手中,这其中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对于这些不合理的地方,笔者有几点想法:
一是医院与医生的利益矛盾被隐藏。医院对医务运营、医生薪酬的管理都欠缺精细化、负责力。目前,综合医改与法治建设不断结合深入,将医院与医生的利益矛盾不断刺激,也要求两者之间有高水平沟通、共识,既不能因为医院给医生提供就业机会,就总是我“养”你,所以我不会顾着你。也不能因为医生不怕医院倒闭而可以选择为虎作伥、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患者利益。
二是医院适合作为利益调整的“牛鼻子”。中国的医疗服务有很细的划分,医务活动更加纷繁复杂。整体看来,医院是适合作为宏观治理、微观感知的最小经营单位。具体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也是在医院场景运行探索。以药事服务收费举例,可视为医院(在行政监管政策允许下)将药事服务纳入“收费目录”,是医院的支付范围管理。而关于医院和医生关心的支付标准,概念又可扩大到医院与医生的合理分成及绩效考核,这相当于把收付费改革向纵深去衔接。
三是辩证地肯定三明医价调整影响。三明医改中,突出成绩是有序、大量、大幅地进行了医价调整。笔者认为,这是很直接、现实的支付改革,做到了让医务人员放心,让医院与医生的利益分配简单。三明方案是普惠的、是基本的,医疗体制、市场还会有再创造。但三明方案为全社会树立一个样本,及时塑造了良好舆论和行业预期。不做这些,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的矛盾会拉大,把医价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完全推向社会办医,对公立医院形象也是很不利的。
四是特需医疗永远是一个边缘通道。辩证地肯定特需医疗,在于它应当适时做强,永远不会做大。无论在医疗资源极不充分还是相当充分的阶段,只要顾及医疗资源平衡,就注定会这样。回到医生薪酬及医价改革,除了特需医疗,还是要到主赛道上来。在核心医疗,医院之争是要有的,既与同级医院无保留竞争,也依赖医联体释放影响。医院为医生合理争利,医生与医院合理争利。央企医疗集团等在转型期、成长期借此改革倒逼势头,与竞争者争利。
医生涨薪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衔接、焊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