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做好新发展格局的准备了吗?
医院新发展格局动作不一定是高大上,而一定是要接地气。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2021上半年以来,虽说不同医院采取不同的业务增长方式,各业务的切入逻辑有所不同,从传统医疗服务能力升级,到医联体融合,从扩张规模建分院,到互联网医院建设,一家又一家医院为之付出了努力。但在新发展格局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公立医院构建新发展体系、引领新趋势的今天,很多医院为尽快实现更多业绩增长的动能,让有限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在呈现医院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条腿走路”方面的探索很是活跃,但所做的事情并没有植入医院管理组织智商中。
本文结合当前医疗大环境的形势,展开探究医院新发展格局这个痛点问题的底层思考。
公立医院丞需突破惯性认知去探索新发展格局的真实价值
尽管公立医院国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依然面临着医院价值重构真实存在量变与质变的问题。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新发展格局的方向,既是无限的机会,也充满未知的挑战。实际上医院在加快推动临床科研产出、核心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竞争优势还不够。学科建设、运营能力和理念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均存在不足。而这三点恰恰犹如医院新发展格局的骨骼、大脑和血液,共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赋予医院不断进化的能力。
其次,探索新发展格局是公立医院的一次全新尝试。公立医院经历过正规的组织管理,尝试过流程再造、KPI等正规管理工具,已经通过传统方式将效率提升到极致。但具体来说,大多数医院随着新发展格局战略从“清晰”到“很清晰”,随着人效从“较高”到“很高”的诉求占比并不高。实际落地表现,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低水平重复成了众多医院的无奈选择。
医疗行业不是靠热情狂奔的高速公路,而是一条靠耐力不断去攀爬的山路。事实上,医院新发展格局是个慢变量,见效没那么快。新发展格局方向,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医院价值重构优势,就是解决平衡医疗资源分配和提升医疗效率的问题。这既是医院历史丰厚的沉淀,亦是医院不懈的创新与实践。显然,当下的挑战则是整体的医疗结构与健康需求的不匹配,亟需医疗服务能力在多场景下不断地迭代升级,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无限放大,这都注定了医院新发展格局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
从量的层面而言,新的规模扩张正在逐渐开局,届时将面临越来越有限的存量市场更棘手的竞争。激进扩张方式不再是主流,向强化运营,提升获客能力的方向迈进,是医院组织架构创新,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驱动力。
从质的层面而言,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部署层面,正在驶入深水区。医院新发展格局不再是业务落地应用的结构化,而是重视深耕规模质量,真正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增加行业竞争力水平做足准备,如果医疗服务技术不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就不可能有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埋单的市场优势。无疑新发展格局是突破医院管理和运营瓶颈的“解药”之一。
新发展格局突出特点是:具备两个变量——战略认知和人效水平。战略明确,就会晓得医院资源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沉淀,有助于实现新发展格局突破,执行落地的底气比较高。
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两个词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新发展格局只是引领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更深处。应对正在路演的高质量发展,当下处境的公立医院新发展格局,是实现战略认知和管理水平上的突破,更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验。比如,医院重点业务科室,在学科建设管理中都会整理出自己业务优势的“套路”,表现为发展目标精品化、管理运营精细化、疾病诊疗精准化、信息手段智能化,但在提升与其他业务科室协同发展配合上,这些“套路”就自认为是科室的知识体系,多学科协作状态下的成果创新较难寻得突破。其中,最关键问题在于,重点学科产品矩阵实现了自给自足之后,并没有保证这些“套路”能够快速迭代。倘若能够面向更大市场,能够保持与国际化医院竞争堡垒优势的运营机制,匹配到复杂的医疗市场环境中,这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变革性能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