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所为 |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药学“优等生”有哪些做法?

2021
06/30

+
分享
评论
孟明明 / 健康界
A-
A+

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应用,不仅不能改善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改进目标》,引导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向、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广泛凝聚行业力量、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其中"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榜上有名。

静脉输液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比例居高不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以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相继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门急诊不需要输液的多种疾病。此后,许多二级以上医院陆续开始加强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管理。

降低静脉输液率,优等生有哪些"秘籍"?

闭环系统降输液

2012年伊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厦大附一院")就尝试对药学信息化技术进行革新,建设了安全用药闭环管理系统,并柔性降低了药占比。

据厦大附一院药学部副主任邵志宇回忆道:"医生为了"方便"患者不拔针,在两袋bid药物中间填塞没有治疗作用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表面上看似减少了患者扎针次数、完成所有输液的时间较短,但实际上填塞输液的做法不仅缩短了bid药品的间隔时间,难以保证bid药物到达稳态血药浓度,还大量增加患者的输液袋数,增加了无效治疗风险。"

如今在药学部建设的安全用药闭环管理系统作用下,规范了药品的计划给药时间,需严格按照医嘱开具的频次进行输液,否则无法进行输液,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能过达到安全且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

在"安全用药闭环管理系统"的干预下,大大减少了辅助性输液的用量,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柔性降低了输液率。

在安全用药闭环管理系统基础上,还开发建立了安全用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药物的特点,药物与药物间、药物与食物间等方方面面严格临床用药指针,柔性停药,避免经验用药,合理拦截了不合理静脉输液处方,大大降低静脉输液率。

安全用药闭环管理系统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上线后,系统自动计算合适的给药时间点和给药结束时间点,既监测医生输液的合理性,也监测护士给药的合理性。厦大附一院的输液情况得到很大改善。静脉配置中心的日均配药量从2012年的一万多袋下降到目前的六千袋。在服务体量增加了一倍的情况下,输液量下降一倍,且床位日下降约30%,可见输液下降并没有影响治疗效果。"这意味着,以往,每年有一半的输液是无效的,同时也极大地压缩了护理无谓的劳动,降低了医疗运行成本。"邵志宇说。从2005年开始,邵志宇便开始着手设计利用数字化管理医院配药系统,由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有限,系统运行一直不顺畅。

在漫长的摸索与发展中,厦大附一院的静配中心逐渐发展成了低耗能高服务模式。"占地仅有400平米的静配中心,服务全院3000多张床位,从早上六点静配到晚上12点多,运营成本比一般医院都要低。"邵志宇说,用更少的人,更小的面积,服务全院,希望未来药学部能作为医院的支撑性科室而非资源占领型科室。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让更多的患者享受更高水平的药学服务。

整合管理见成效

作为国内合理安全输液的重要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龚志成教授牵头编写了《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34部分:患者服务输液安全》团体标准。而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改进目标的提出也将加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牵头编制的《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输液安全》团体标准落到实践层面。

据该院官网报道,201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始进行管理实践,从制度建设、规范标准、培训教育、监测评价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系列实践经验。

医院成立了由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网络信息中心等多专业、跨部门工作团队。团队点评分析了12万余名住院患者的300万余条静脉用药医嘱。在此基础上,针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医院出台《静脉输液管理办法》。

《静脉输液管理办法》重点对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溶媒问题,如溶媒剂量错误、溶媒选择错误、浓度比错误等;特殊人群禁用问题,如儿童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等;配伍问题,如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途径选择问题,如给药途径选择不合理或错误等;用药超量问题,如单次或单日给药剂量超量等。

同时,医院积极推行整合式静脉用药安全管理,并依托信息技术制定了综合解决策略,自主研发"医-药-护"预警监控系统,形成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了医生、护士、临床药师的统一调动。

湘雅医院通过强化规范和辅助决策的实行,兼顾了医疗安全与效率;通过整合模块资源,形成了静脉用药的链条式管理。

通过专项管理,湘雅医院静脉用药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助力医保控费方面,也产生了积极效果,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呈现改善趋势。

与2016年相比,2020年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下降2.9个百分点,平均每床日输液量下降32.06%;抗菌药物输液使用率下降4.4个百分点,使用强度下降29.71%;中药注射剂输液使用率下降7.4个百分点;人均输液药品种数下降22.40%;静脉输液药费占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健康界了解到,在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改进目标中也明确了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药事、后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优化药品供应机制,保障常用药物口服、外用等剂型的合理供应等七条策略,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无疑,此次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提出,将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合理输液的落实,使之真正成为一项紧紧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民生工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患者,医院,安全,降低静脉输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