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新势力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鼎新之道,巧解患者“心结”

2021
06/16

+
分享
评论
杨亚平 / 健康界
A-
A+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心血管病中心,造福更多患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标清)

4月1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完成了第3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

该例手术患者傅莲(化名)的“心结”也终于被打开了,此时她内心的感动和喜悦溢于言表。要知道,就在手术前几天,傅莲还因为病情困扰而一筹莫展。

“心慌得很呐,心跳也快,喘不上气、吃不了饭,睡不好觉,还一直咳嗽。”据她儿子介绍,3个多月来,傅莲就一直被这些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整日郁郁寡欢。眼看症状一直未缓解,焦心如焚的家人带着傅莲到河南某医院就诊时才被告知心脏有问题。“医生当时的诊断是心肌肥大、心脏瓣膜病。”傅莲的儿子说道。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傅莲的家人带着她找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现在好了,等身体恢复了,我就可以像以前一样照顾孙子了!”做完手术之后的傅莲紧紧握着刘金平的手,感激涕零。

“实际上在我国,像傅莲这样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变的老年患者还有很多。”在冠心病、瓣膜病及大血管病外科治疗颇有建树的刘金平告诉健康界,瓣膜病是典型的结构性心脏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及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除了上述提及的心脏瓣膜病,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等,其中瓣膜病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之一。”刘金平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结构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主动脉瓣狭窄每年发病率150/100万人,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发病率为300/100万人,同时,经过药物治疗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仍高达50%。

在以往,瓣膜病只能通过开胸手术换瓣,但由于创伤大、风险高且恢复慢,许多老年患者无法耐受,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患者预后效果不佳。自2002年Cribier 完成了第一例人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结构性心脏病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发展最快速的方向。曾有专家预言,无论是国际或者国内,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可能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第四个里程碑。

“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于高龄患者来说,TAVR是瓣膜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刘金平对这项前沿技术赞不绝口。

刘金平带教查房(左一)

目前我国具有独立开展TAVR能力的中心并不多,而且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在刘金平的带领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TAVR技术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完成了湖北省首例高龄双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瓣TAVR手术以及华中地区内首例四叶主动脉瓣TAVR手术。在常规开展的微创双瓣及三瓣膜手术当中,二尖瓣反流修复率高达98%,微创修复达90%以上。

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刘金平都归功于一支默契度极高、实力雄厚的多学科团队支持和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

精准血管成像探“凶险”

TAVR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复杂,手术风险高,需要多科室的团结协作,这对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CT血管成像图像进行的测量评估是TAVR手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你看,傅莲的肺部和主动脉CT成像显示‘双肺坠积性改变、心脏扩大、二尖瓣钙化灶,并考虑升主动脉瘤可能。”每周一上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二楼都能看到刘金平与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一起讨论患者病情的场景,这能够让刘金平的临床决策路径更加清晰,诊断更加精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右一)在门诊与刘金平(左一)讨论患者病情

“如果要打分的话,我们俩的默契度应该是在90分以上。”徐海波介绍,每一次的磨合都让他们彼此间的信任增加了一分。

CT既是专业手段,也是循证工具;既是诊断者,也是评价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是湖北省最早拥有并投入使用医学图像传输与存储系统(PACS)的学科,是湖北省第一家多学科交叉医学影像中心。科室购置了包括飞利浦IQon 彩色CT、 Ingenia MR、DSA、胃肠机、钼靶机、移动DR等在内的多台高端设备。

通常情况下,TAVR手术患者术前会常规进行冠脉CTA和主动脉CTA成像。“通过冠脉CTA扫描,我们重建出心动周期中心脏的不同时相,选择收缩期的图,对主动脉瓣环层面、左室流出道层面及瓣上多个层面的径线进行精准测量,评估冠脉开口的位置、主动脉窦的大小及瓣叶钙化、黏连情况。”影像科兰兰医生表示,这一系列工作是TAVR手术进行的基础,决定人工瓣膜大小、型号的选择,术中的瓣膜的释放位置(比如释放的位置过高,瓣膜会挡住冠状动脉开口,引起心肌缺血、梗死),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另一方面,影像科医生还需要评估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的情况,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病变直接影响外科医生手术入路的选择。“如果一侧髂外动脉重度狭窄或者走行迂曲,而对侧血管条件相对较好,我们就会推荐从对侧穿刺,置入导管。”

然而由于瓣膜病患者的依从性、对仪器的适应性比较差,使得提取准确数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徐海波介绍,“让本身就缺氧的瓣膜病患者吸气或者憋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设备成像的速度够快,比如转一圈只要0.25毫秒就能够给医生提供准确、完善的数据信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

影像科引进的IQon 彩色CT能够在一些相对比较极端的条件下(比如患者肾功能不全,必须降低造影剂用量、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进行稳定成像,保证图像质量,为制定精准的TAVR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保障。

心脏超声巧“读心”

对于结构性心脏病来说,心脏超声也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技术之一。“超声可以对结构性心脏病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可行性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首选是超声心动图。”全球首位开展经鼻咽食道超声引导左心耳封堵的术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脏超声科主任王斌向健康界介绍,在术前,可以通过超声直接进行诊断,给出心脏结构的评估参数,例如患者需不需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手术方式和手术路径怎么选择,手术效果如何都是通过超声可以决定的;在术中能够引导、评估手术的开展,为医生提供患者是否有并发症、手术效果、置换瓣膜的位置等信息;在术后,对于整个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例如瓣膜是否有瓣周漏,位置准确率,瓣膜是否出现偏移。

王斌以傅莲的病情为例进行了阐述,“她的主动脉瓣瓣环内径只有2.3厘米,左心室内径7.2厘米,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老年性瓣膜病退行性改变、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我们就建议实施TAVR手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脏超声科主任王斌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进入三维时代,三维超声无论在图像质量和成像速度方面都可以更好地评估瓣膜病变。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二尖瓣、三尖瓣膜病变时,优势更加明显。EPIQ CVx 旗舰AI心血管专用超声系统具备业内独有的TrueVue心腔镜成像技术和AITT人工智能定量技术,可以提供术前分析及术后即刻评估,帮助临床医生多维度观察心血管病变,为介入治疗提供精准支持,可谓是“读心神探”。

“这个设备不仅能真实还原心脏解剖结构的空间形态,在优质图像的基础上,还能主动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大大减少人工依赖,提高可重复性,优化并加快医生的工作流程。”王斌对其智能化功能相当看好。        

“影像科、超声科和心外科3个科室在患者诊治当中的合理分工、协同配合,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有很多零件部位,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都至关重要。”刘金平形象地比喻道。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服务

事实上,影像科及心脏超声科的信息化建设只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智慧医疗的一个侧面,心血管外科专用的复合手术室也让健康界大开眼界。

刘金平设计复合手术室的灵感并非来自“偶然”。

“在临床当中经常会看见有合并症的患者因为要接受不同的术式治疗而在不同的手术室来回奔波和折腾。”家住武汉市武昌区72岁的徐大爷让刘金平记忆犹新。“这位大爷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肚子里还长了一个直径10公分大小的腹主动脉瘤,情况十分凶险。不论是先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手术,都会增加患者的生命风险。”复合手术室就能够实现微创介入手术与传统外科开放式手术相结合,从而一站式解决包括TAVR、血管介入、支架手术等各类复杂手术,降低手术风险,节省手术时间。

“这个患者在复合手术室,通过我们多学科联合治疗,不仅脱离了危险,而且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平安出院了。”刘金平欣慰地说道。

刘金平与王斌在复合手术室对患者病情进行术前评估

健康界在现场看到,复合手术室设置综合了外科、内科和介入科围手术期使用需求和便利性进行设计,既多元化,又智能化。刘金平向健康界分享了其中的设计亮点:

亮点一:配备了两个超大显示屏,便于医生在术中各个不同位置能实时读取和处理工作站直接调取的患者CTA、MRA图像信息,观看造影图像、与周边人员进行观察和配合,提高复杂复合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效率。

亮点二:对手术室灯光和C臂成像系统的移动方式进行了改良。例如手术灯可以在手术床的外围区域旋转,自由悬挂运动;又例如他们采用了飞利浦Azurion 7M20 悬吊式血管造影系统,机架可以实现360°巡航功能旋转扫描,除了不占用麻醉机的位置外,还可在不同的“术式”场景进行流畅切换。

“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智慧。”刘金平对此颇为自豪。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专用复合手术室

实时导航硬核“护心”

在这间充满智慧的复合手术室当中,还有另一个让刘金平开展TAVR手术得心应手的秘密“武器”——心脏介入实时导航。

通常心外科手术都是肉眼直视完成,每一步差之分毫就谬之千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开展当中,如果没有超声的配合和影像的精准指引,软组织看不到,不能同时看到血管和瓣膜的定位,如果医生只凭经验去做有失精准,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刘金平团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够让手术开展有更清晰的术野,治疗更为精准,让患者获益更大?

专业设备是提升学科医疗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就像发射卫星一样,指引手术的定位必须准确!”曾赴澳大利亚学习、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刘金平别出心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的关护”融入到复合手术室的设计理念当中,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信息和数据连接起来。

在复合手术室,健康界看到,医生们通过飞利浦Echo Navigator心脏介入实时导航技术,对DSA和心脏实时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定点定标,为术前手术规划和术中实时导航提供全面、精准指导。

“一方面血管机看到导管的位置,另一方面,超声能看到心脏软组织地方,两者图像实时融合,优势互补。”在国内医院,心脏超声医生出现在手术室工作并不多见,而王斌每一次都能够与刘金平完美配合。

“超声实时图像显示和引导的精确定位,降低了我们的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升了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医生射线暴露剂量。”刘金平形象地将该信息手段比喻为临床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它让医生非常清楚地看到心脏瓣膜等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例如二维、三维、xPlane对多个切面的可视化,可有效帮医生更精准地将治疗瓣膜病的装置放置在病变部位,对穿刺及人工装置的置换过程、精准放置、置换后即时效果等都可以利用心腔镜成像进行实时、精准的图像引导,从而对手术效果进行快速评估。”

对于患者而言,不仅提高了手术耐受性,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恢复周期,也让患者减少了X射线的照射次数及时长,实现绿色介入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术后,超声还可以实时评估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术后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同时,术后的CT心脏检查可对比手术前的诊断结果,更好地帮助医生做术后评估,有助于改进手术方案。

刘金平团队在复合手术室

对于目前复合手术室实时超声图像引导的工作模式给医生带来的便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力感受颇深。“多个方位、多个纬度将超声、DSA进行信息揉和,并且进行重新计算、重新评估,这样医生就可以全身心地将精力专注于对于疾病本质和疾病的治疗,我们治疗的方向和理念也更加明确。”

“以患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推行的理念。

在刘金平看来,创新、优化医疗技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是最根本的以患者为中心。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心血管病中心,造福更多患者。

徐海波认为,影像科室是一个平台科室,他期望能够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在我们这里得到更优质的就医体验!”王斌期望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科,心脏超声,智慧医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聊新势力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