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三板斧”:分级诊疗目录、医保医师制度、医疗质量评估

2021
06/03

+
分享
评论
码万祺(特约) / 健康界
A-
A+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是不依赖医保系统赋能,医疗行业自己就能做的?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是不依赖医保系统赋能,医疗行业自己就能做的?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关注到三方面的观点,分别是:苗豫东等提出的“建议设三级医疗机构诊疗目录,超目录须问责”、张雨晴等提出的“建立中国医保医师制度+医师诚信体系”、张煜医生倡议的“建立高质量医疗的评估体系”。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如能渐进打下这“三板斧”,风气或将为之一变。

将上述三方面开创性研究观点整合到一篇文章,是因为看到了彼此相关、递进逻辑。从由易到难的顺序,建议医院先做医疗质量评估,医保再做医保医师制度,行业探索分级诊疗目录。

关于医疗质量评估,医院可积极介入到医疗服务价格谈判中

张煜医生倡议“医生对患者的诊治行为应更透明化并纳入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各个评价指标把患者的诊疗区分为高质量医疗、合格医疗和不合格医疗,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例如,“手术、化疗或放疗的知情同意”“对手术的质量进行评估”“对化疗的质量进行评估”。可以考虑要求医生和患者签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协议,就是医生承诺给予患者能力范围之内最高标准和符合指南的高质量医疗。

笔者认为,这个目前不是政策要求,是医院运营、医生工作应有之义。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行业现状、舆论质疑不算乐观。伴随住院DRGs、DIP、门诊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医疗行业是时候主动作为了,消解医保、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担忧,借张煜医生倡议的“高质量医疗评估体系”,医疗行业还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介入到医疗服务价格谈判、申诉等行为中。

医疗质量评估,不是等和靠,是医疗机构自己要做的。为此,应设置通畅的患者反馈渠道,应平衡临床治疗路径与技术管理创新的关系。应给予医生主观能动性,让医生主动的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高质量医疗并获取报酬,改善收入。医疗服务质量协议,不仅是一纸协议,更是一项服务誓言。立起这样一面旗帜,就能汇聚更多有志人才加盟。

关于医保医师制度,应坚持医疗回归服务本位的要求

取消医保处方权是医师执业行为违规带来的后果,仍保留有医师的非医保处方权,因此医保医师制度是执业医师制度的延伸。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MS)组织建立支付审计系统,严格审查并核实三年内医师的所有支付记录,若发现违规行为则向医师发起追偿、索赔及制裁。张雨晴等人认为,建立国家级医保医师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各地区制度不通,造成退出医保处方权的医师到另一个地区开医保处方的情况。医保医师制度有十分成熟丰富的法律法规依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疗,医师,制度,医保,诊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