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聚力改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应在哪些方面深耕细作?| 2021健康界峰会
针对同一问题提供多把解题“钥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又一力作面世。
面对乘势而上的“十四五”时期,改善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所有医疗机构永恒的主题。
5月21日下午,2021健康界峰会“高质发展新动力·医疗服务新内涵”主题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与此同时,一本为全国医院管理者解锁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管理的指南——《现代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篇》,也在论坛上与公众见面。
亲历这本图书的多位医院管理者和专家顾问在这个下午重聚,探讨共享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公立医院管理的新进展、新经验和新思路,眺望改善医疗服务下一程的要点。来自业界、学界等领域的众多嘉宾和代表也齐聚一堂,见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又一力作的面世。
融汇9682个优秀案例、100+知名医院管理者建言
从行动到案例,从案例到智库,“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已启动六年。
作为本场论坛的特邀主持,健康界内容副总裁桂克全开门见山地介绍,健康界身为该行动的传播者和见证者,此前已出版《贴众而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百佳案例(2015—2017)》。在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际,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健康界再向全国医疗机构征集和宣传改善医疗服务案例,并同指导全国医院医疗服务改善的管理者和相关专家从9682个优秀鲜活案例中,集纳100多名知名医院管理者建言献策,将《现代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篇》编撰而成。
健康界内容副总裁桂克全
本书内容覆盖13个方面,60多个主题,包括医疗机构在患者院前、院中和院后各个环节的改善医疗服务的新方法。凝结了国内各大公立医院服务团队的优秀经验和理论成果,可借鉴学习,更可进一步激发广大医护人员在改善医疗服务的道路上创造新方法、好方法。
除了继续讲述全国医院最新的改善医疗服务方法,本书内容还有两个拓展:一方面从现象到内在,挖掘医疗服务理念、解析医疗服务特性、洞察医患接触点管理等,助力医务人员以更广的视角和更新的思维理解医疗服务内涵;另一方面全书覆盖60多个改善医疗服务主题,每个主题集纳多家医院的创新方法,即针对同一问题提供多把解题“钥匙”,便于医务人员融汇众家之长再开拓创新。
聚焦推广创新服务模式,三方共话医院管理持续升级
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诺康医药公司总经理刘娜致辞
作为本场论坛及新书发布会的特别支持方,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诺康医药公司总经理刘娜予以致辞。刘娜表示,恰逢扬子江药业成立50周年,喜庆连连,催人奋进。未来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扬子江药业愿与各位同道加强合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研发上市更多临床需要的好药新药,助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主任黄二丹
围绕新体系下各家公立医院绕不开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主任黄二丹给出六个思考,分别是聚焦学科、细分层级;弹性设计、用好项目;提升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注重内外部资源整合;落实党建、创新治理;做实事业发展规划。
聚焦学科,黄二丹把公立医院医院学科按发展目标分层划为核心类、平台类、发展类,按组织方式分层划为细分(亚专业组)和聚集(MDT、学科群、中心),按资源布局分层划为平台化、多中心、多院区。
“手术需求越来越大,手术室从哪来?”黄二丹认为,要形成随时转化为可用资源的空间格局。黄二丹强调,医院要注重内外部资源整合,同时建议以社区友好、一院多区、托管、专科联盟、医疗集团、第三方等形式系统开展外部专科合作,强化医院“跳出围墙办医院”的内功。与此同时,他认为公立医院业财融合过程中,要把病例信息、成本信息、收费信息进行对接、整合,以此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
黄二丹直言,当前公立医院寻求高质量发展,在梳理事业发展规划时难免面临不少壁垒待突破。直击痛点,黄二丹给出对应“解题秘籍”,规划内容泛化、虚化不具体,就要以需求为导向分析背景;医院发展现状与外部政策不协同,就要明确阶段性政策重点制作规划;与医疗服务体系不衔接,要从体系角度考虑医院专科未来发展情况;与内部管理不匹配,就以项目为抓手做配套制度;面临落地难、持续难?以预算和信息来保障执行。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
围绕持续升级医院管理、推广创新服务模式,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做主旨演讲。他强调,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服务的核心,18项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基础保障。提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崔勇更是直言,理性看待排名,重视自画像功能,各家医院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医疗质量做好。
“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要寻求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学科建设的完整支撑体系。崔勇以一辆疾驰在公路上的汽车生动举例,如果医院整体发展是一条“公路”,“汽车”就是单个学科,学科带头人团队就是“司机”,“汽车的方向”就是医院发展规划,而医疗、教学、科研则是“汽车引擎”,“公路上的斑马线”是规范医院学科建设的规矩和评估。崔勇不断强调,要以学科建设良性循环催化医院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
“医院管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聚焦医疗价格改革视角下的医院管理带来思考,直言要实现医院价值,就要瞄准三个目标:即不断提高群众卫生与健康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的服务体验,医疗卫生费用家庭和社会负担得起。
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他提出六点现存问题: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建设仍需加强、业务收入结构体系需进一步合理化、比价差价应进一步科学化、财政补助不足、医疗服务价格标准需科学制定。
金昌晓还提到,三级公立医院要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和促进者,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未来的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在提升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牵头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郭娜
迈向协和新百年,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郭娜带来协和护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郭娜在介绍协和独到“1+X”人才培养模式后强调,要扩大协和的学术影响力,就要积极分享协和护理经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积极组织和参与境内外学术交流,打造精品国家级护理继教项目,推进精英教学医院护理联盟单位间合作。
“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她谈及未来协和护理的发展,有感而发。她提出,历经百年,协和积极探索健康照护系统中以护士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同时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前沿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高峰对话环节,结合近一两年里医院管理中的亮点所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文标,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艾开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道亮,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纷纷分享了自家医院的管理经验,用亲身案例回答了“如何将行之有效、广泛适用的改善医疗服务举措,固化成为医院日常工作制度”这个重要课题。
《现代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篇》火热销售中,速速点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