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些名院给出参考答案 | 2021健康界峰会
医院如何发展才算高质量发展?不同的医院管理者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期望,也是百姓的期待。那么,医院如何发展才算高质量发展?不同的医院管理者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
在日前召开的2021健康界峰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分论坛《“十四五”新局下医院发展新动能》上,知名学者、医管专家等汇聚一堂,分享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做法。
郑大一附院:三个院区,六个统一
近些年,医保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了释放,公立医院就诊量增加迅速。同时,医改目标也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转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赵松看来,这些背景推动了公立医院多院区模式的形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赵松
2016年9月16日,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开诊,这意味着郑大一附院一院多区的发展模式尘埃落定。即架构上形成了河医、惠济、郑东三个院区格局;制度上形成了包括管理模式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质量控制统一、优质服务统一、信息建设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在内的六个统一。
为了“三个院区”可以协同发展,其中,河医院区定位大综合、郑东院区定位现代化、惠济院区定位精专科小综合;同时实施郑东院区品牌建设,加快高精尖设备东移、知名专家东移、新技术东移“三个东移”;大力推进国际医疗部建设,着力将郑东院区打造成为一流的医疗中心、一流的保健中心和一流的康复中心。
以此同时,为强化内涵建设,郑大一附院全面推进“五升五降”即提升手术科室手术占比,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疑难重症救治占比,提升新业务新技术占比,提升专科专业专病专家门诊占比;降低药占比、降低耗占比、降低(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运行成本、降低医疗纠纷,矢志不渝的迈向国内一流强院。
北京协和医院:将西单院区作为改革试验田
2002年位于北京西单的邮电总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重组,成为了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
“重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两家医院并进行同质化再造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回忆起这段历程,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依旧历历在目,“过程比较复杂,最终逐步实现了人员、财务、资产的完全合并,医院工作统一领导,财务财产统一核算管理,工作人员执行统一政策,享受同等待遇”。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据韩丁介绍,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对西单院区进行了首次改革,协和医院六大科室整建制西迁,西单院区从原有的小而全转型为大专科小综合发展,从学科布局和解决成本两个角度对西单院区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布局。
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再次对西单院区进行改革,充分利用西单的地理优势,创新机制体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来建设协和西院特色医学中心。
为了建强专科特色,推进一院多区的建设,协和医院又提出将西单院区作为协和的改革试验田,要在多个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特色的优势,匹配特色的政策,探索全成本核算试点机制,深化绩效考核分配体系改革,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优化布局、加强自身建设、监控资源消耗等一系列管理组合拳,西单院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协和医院也并没有止步于此。
据韩丁介绍,协和医院期待进一步做强西单院区“四大中心”切实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改革引领共建西单试验田持续优化一院多区运营管理模式,打造协和特色蓝本。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建引领,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医学本源是人们彼此表达善意与关爱。医生与病人应该是面对面交谈,是人与人的故事,而不是沉默的技术和人与检验、检查报告及机器的故事。”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单保恩看来,党建引领医院的人文建设,助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才能让医院高质量发展。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委书记 单保恩
单保恩表示,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益性,只有不断加强医院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才能保证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到实处,才能保障人民健康,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现在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更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委要承担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党政领导班子要实行一岗双责。单保恩介绍说,“这样一来,就要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使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医院的政治生态和医疗环境持续净化和优化,更加有力地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 金培生
“医院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据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金培生在论坛上介绍,医院实行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是医院医疗质量得到提升,即整个医疗制度、医疗手段、医疗流程,以及医护人员的责任感等,都得到了提升。其次,医院设立的五大中心(卒中、胸痛、创伤、孕产妇危重症、新生儿危重症)现已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从数字上来看,医院的救治成功率、三四级手术的比例、危重患者的比例都有上升。此外,在标志性的技术方面,最新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顺利启用,脏器移植资质申报工作顺利推进等,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获益。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医院如何平衡好防疫和发展的关系也是此次论坛上聚焦的一个热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主旨演讲《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他结合自身多次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工作的经历,强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的建设需要医院与社会共同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通过视频进行主旨演讲
其中,医院层面应从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预警和报告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拓展应急救治场地,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重视院内感染控制,加强5G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向推进建设;社会层面,应以提高全体公民健康素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加快“防、控、治”联动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方面为着力点。
论坛上,据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介绍,新冠病毒疫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负增长。中国是大的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尽管如此,比起近40年来实现的经济高增长,中国经济下降的幅度也前所未有,但今年有望出现回升。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国恩
刘国恩通过对国家统计局2015年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过去五年百姓在食品、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等八项消费项目里,只有住房和医疗保健这两个消费项目的消费结构指数持续上升。住房的消费结构指数升高,因为它具备消费投资双重属性。倘若抛开住房,从纯消费的角度来看只剩医疗一项。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经济学中“奢侈品”的基本属性,必然会随着百姓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因而医疗卫生市场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和最可持续的源泉。
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CEO 赵宏致辞
本论坛由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张金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陈航主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