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煜医生详述质疑理由!你怎么看?

2021
05/20

+
分享
评论
陶然 / 健康界
A-
A+

张煜医生对陆巍医生的评判是否合理?肿瘤业内专家有不同看法。

5月20日,此前备受关注的“医生质疑同行肿瘤治疗过度”事件又掀波澜。质疑上海同行的张煜医生在个人账号再次发出了长文,从五大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就张煜医生的观点,今天,健康界也请消化肿瘤方面的业内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煜在今天的文章中,自称按照以下5个方面进行讲解:

1. 晚期胃癌的指南标准治疗是什么样的?

2. 为什么在晚期胃癌没有培美曲塞和安罗替尼的地位?

3. 特殊病理类型的胃癌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什么样?

4. 陆医生案例中的AFP阳性的特殊病理类型的胃癌目前应该怎么治疗?

5. 培美曲塞和安罗替尼为什么不能用于AFP阳性的特殊胃癌?


(以上内容仅为张煜个人观点,不代表健康界观点或立场)

那么,张煜医生对陆巍医生的评判是否合理?

他强调的治疗标准化、诊疗规范化又该如何实现?

国内一位消化道肿瘤领域专家告诉健康界,无论是国外的NCCN指南,还是国内的CSCO指南,其更新频率已经明显提高,滞后性并不太严重。而现在的诊疗行为多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患者个体本身其实都存在复杂性,临床医生需做具体分析。基于标准治疗方案的肿瘤治疗指南,其最终意义是实现个体化治疗。

如今,基因测序似乎成为了个体化治疗的敲门砖。健康界向相关领域内专家了解到,基因测序对于难治肿瘤或者晚期肿瘤患者而言,正是为了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和金钱,而在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的一个选择。在没有更好的二线或者三线药物可选的情况下,基因测序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不能说大多数患者的人财两空就是医生造成的。

至于NK治疗国家也没有完全禁止,也有管理规定。如果陆巍医生没有谋利,并不能怪陆医生,医生可以告诉患者及家属还可以尝试什么,但这个选择权在患者自己。

而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特别表示,除了规范医生的诊治行为外,医生在职业当中的咨询行为也应制定规范。他认为,开了处方后是医疗行为,若写个纸条进行说明,严格来讲不属于医疗行为,其实是一种咨询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又当如何设定?今后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规范。

如果你是肿瘤医生,你怎么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肿瘤治疗,指南,细胞免疫,癌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