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本轮疫情规模不会太大!安徽和辽宁病例病毒基因测序完全相同
近期各地群众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5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4951.1万剂次,其中最近8天共接种超过1亿剂次。
“警钟要长鸣,防控措施不能松懈,我们每个老百姓还得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5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近期各地群众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5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4951.1万剂次,其中最近8天共接种超过1亿剂次。
针对最近发生的辽宁、安徽等地本土聚集性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强调“心态上不能松劲”。他说,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群众出现了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我们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正确认识疫情防控的形势,国内疫情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我们要共同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积极配合和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性成果。
那么,这次本土疫情的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吗?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病毒的基因序列来看,安徽和辽宁的病例完全相同,在同一个传播链上。从5月14日安徽通报的10个病例的双抗体检查来看,抗体都是阴性的,也就是说感染的时间不长,从发现病例到最早的传播,大概有一个最长潜伏期。这样的规模,结合安徽和辽宁两轮筛查的结果来看,这起疫情规模不会太大,不会出现像今年年初那样的规模。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警钟要常鸣,防控措施不能松懈,我们每个老百姓还得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
近来,全国各地群众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那么疫苗混打会不会影响接种效率?什么情况下可以混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们给出了权威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疫苗混打一般是发生在同类同条技术路线的疫苗间。主要原因可能是疫苗的供应一时没有到位。我们之前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另外一个厂家的同一个技术路线的疫苗,效果是完全一样的,既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也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则表示,原则上我们建议用同一个企业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完成两剂次或者三剂次程序的接种。如果没有同一个企业、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供应的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建议用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替代。
随着端午小长假的临近,这次本土疫情是否会影响大家出游?吴尊友也给出了提醒。吴尊友介绍,安徽辽宁感染者发生感染的环境是在影楼,摄影培训的环境。人员聚集、通风不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这次疫情提醒我们,个人的防护一定不能松懈,一定要坚持。平时出行要求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个人防控措施,假日出行遇到的人更多,出现人员聚集的机会也更多,更要加强个人防护。
(本文综编自: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