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国考“放大镜”,围观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升级路径
从低头看账到抬头看天,总会计师的工作绝不止于管理财务。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落幕,更多医疗机构已将目标瞄准本年度绩效考核的准备过程。
由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采取回顾性追溯办法,对各项数据的抓取基本完成,数据的即时性和客观性打消了各家医院“临时抱佛脚”的应急迎查准备。留给医院管理者的更多思考,在于如何把平时的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做好,从而让数据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医院发展的真实情况。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内部控制环节,决定管理成败和优劣结果的关键之所在,直指一个岗位——总会计师。
56 个指标里,70%的权重释放同一个信号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绩效考核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制定、辅导、实施、考核评价和反馈,其导向是现代医院管理的组织发展战略以及实现过程。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国家采用特殊制定的指标,对照统一标准,运用一定计算和评价方法,准确测量三级公立医院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
共同瞄准三级公立医院这个评价对象,绩效考核这个门槛和“放大镜”,对各地盲目“评三晋级”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个别地区管理部门为了避免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名次过低,直接以“行政命令”所辖医疗机构降级管理的“尴尬”和“无奈”。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 56 个指标中,50 个为定量指标,且大部分从常规上报系统中提取,提高了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即时性。在减轻医院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为打分造成的同质化差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业评价人员短缺、评价成本过高、评价周期长等不足。
与2018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对比,2019年应用CMI、四级手术例数、病案首页质量、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报名人数等对相应指标的结果进行调整,其中对相对客观的26个指标进行了排名。
这26个指标中,7个指标来自病案首页,2个来自医院填报,9个来自财务报表,8个来自国家卫健委。26个国家监测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级指标权重,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的分值比例约为4:3:2:1。
不难看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既是医疗服务过程的体现,同时也是医疗质量和服务结果的体现。绩效考核作为一个考核年度工作结果的衡量,与工作效率效果、组织战略目标、患者满意度及资源消耗、社会效益等密切相关。其中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占到70%的权重,也体现出对于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的重视和导向。
公立医院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推手,由来已久
回顾近两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卫生健康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揽子政策规定,解决方案直指总会计师。
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的设立是新时代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成为《会计法》在公立医院现代治理环节中的直接体现。
从国外大型医院经验来看,在大型医院的高级管理层中普遍设有CFO职位,类似国内总会计师岗位。CFO应该最早出现于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美国CFO完成了从高管层的初步设立到运筹帷幄经济命脉的使命转变。对该岗位而言,较为知名的应该是华为CFO孟晚舟女士,从此事件的另外一个角度也看得出CFO对于一个经济实体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激烈的竞争使医院在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不得不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控制各种风险的出现。这也必然要求医院管理者以国际化的视野,从战略宏观视角引领公立医院的发展定位及思路创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