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局成立!王贺胜这次履新背后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
不同于目前已有的“疾病预防控制局”,今日亮相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已是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4月28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宣布成立,王贺胜任局长,常继乐、沈洪兵、孙阳任副局长。至此,疾控体系改革“靴子落地”。
分析人士称,今天亮相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局不同。从名称来看,前者是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行政级别为副部级。在机构职能和编制方面,成立于2006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局,曾被当时的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更名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调剂80名事业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而刚成立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目前还没有出“三定”方案,即对一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三大内容进行确定。
中国现行的疾病预防体系是双线并行的“金字塔”结构,目标是为了统一调配资源。支撑这个“金字塔”的分别是两条并行的主线:
一条是疾控中心体系,即中国CDC,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职能定位是技术指导支撑,没有行政管理和独立决策权力。地方疾控中心归属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管辖,国家CDC做业务指导,现任中国CDC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
另一条主线是疾控局体系。顶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下有各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疾控处。主要职责是,拟订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工作。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为常继乐。
按4月28日人社部官网信息显示,常继乐也是新成立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目前,虽然现有人员的调整方案还未正式公布,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新局将合并疾控中心、卫健委疾控局、卫生监督所,“双线并行”大有“合二为一”的趋势。
其实,国家对于疾控体系的改革早有谋划。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将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暴露无疑,现行的疾控体系显然已不能应对一场巨大的流行病袭击,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在业内,一直流传着“一流人才搞临床,二流人才干公卫”的说法。重治疗轻预防的社会“偏见”,导致高校里公卫专业不受“待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容易出现“三没”问题——没钱、没地位、没编制。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全国各类医院卫生人员增加了58.07%,而疾控系统人员数量下降了4.5%。
疾控系统人士普遍认为,造成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薪酬待遇与岗位不相匹配。
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体系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疾控中心体系人员属于事业编。自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特别是2017年4月1日取消行政事业收费之后,几乎所有疾控中心系统收费自留技术服务项目都被取消,收入完全靠财政支持,有时甚至会出现财政补偿不足的情况。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副主任委员谢双成曾提出建议——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他认为,应改变重医疗轻疾控的现状。在体制上,把“疾控”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系列,参照目前中医药管理局构架设置,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使之成为主管疾病预防控制的独立的、权威的行政管理机构。
此外,同样拥有疾病预防控制基因的相关机构,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自疫情之初,业内诸多公卫专家便对CDC改革提出过不少建议和设想,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功能做出预判。
身为中国CDC的创始人,李立明曾向媒体表示,如果能让国内的CDC真正完善其预警、处置的功能,就要对疾控架构进行改革,比如参考现在的中医药管理局与药监局,将国家CDC归为国务院直属管理,建成一个具有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支撑的国家疾控管理局,进一步加强疾控部门在处理公共卫生事务中的角色与职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此前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地位要提高,而且要有一定的行政权。如果还不调整,那以后这样的疫情还会出现。”
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高福坦言,疾控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预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等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疾控专家只能行使建议权,无法深度参与决策;上下级疾控机构之间仅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处理疫情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防控救治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疾控行政职能设置分散,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疾控和应急等职能分散在疾控局、医政医管局、应急办等多个司局,对防控细节问题干预较多,缺少统筹协调。
基于上述公卫领域的问题和期待,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白皮书,释放出疾控体系改革的重要信号。
2021年4月28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王贺胜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回应了此前释放的信号,也印证了国家对公卫系统改革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出生于1961年的王贺胜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此前出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已沉淀了多年工作经验,并在疫情期间临危受命“空降”湖北任省委常委。
彼时,在其他省市新增病例均出现下降的情况下,武汉形势依旧严峻,疫情防控任务依旧艰巨,专家级领导的“空降”,对正处于抗疫关键时期的湖北,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担任湖北省委常委后,王贺胜并没有卸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这样的情况也是全国独一份。
就在2021年2月5日,王贺胜还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的身份在北京出席了2021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0年5月湖北疫情出现好转后,在当地卫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的专题会上,王贺胜强调,当前既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确保不反弹;又要着眼长远,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把湖北建成公共卫生最安全的省份之一。
除王贺胜外,本次履新的三位副局长均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副局长常继乐曾任卫生部人事司副司长;副局长沈洪兵拥有流行病学专业背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副局长孙阳曾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主任。
对比CDC,新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未来将会有哪些部署安排,拭目以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