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要围绕这四个关键词

2021
04/26

+
分享
评论
相海泉 / 健康界
A-
A+

你问一个马车夫如何提高速度,他一定会说给他一匹更快的马。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词。而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信息化本身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月21日,健康界《健客交锋》以“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信息治理与医疗安全”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供给侧”的医疗信息化专家和“需求侧”的医院管理和业务专家,共同探讨医院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两小时的讨论,专家们达成共识:医院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供需双方共建、共享、融合、创新。

本节目嘉宾有: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委会主委王才有、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刘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中日友好医院医务处处长应娇茜、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卫生事业部总经理沈雷,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铁山担任主持人。本节目由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扫码可观看视频回放

医院高质量发展给信息化带来挑战

刘勇认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是必由之路,医院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核心,传统手段大多考核终末质量,而信息技术则能对医疗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甚至包括院前的生活方式和院后康复,真正做到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他还认为,医疗信息化是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重要手段,而后者是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节点指标。

作为医疗信息化的“用户”,应娇茜觉得自己获益良多。她分享了前置审方系统、VTE筛查系统、床位管理系统,给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安全和质量带来的改变,“医疗信息化工作,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是信息部门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面对汹涌而来的需求,加上日常的系统和设备运维工作,王韬直言“忙不过来,压力很大”。这种压力还体现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需求,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应用。

沈雷认为,数据安全将是一大挑战,因为它决定着医疗安全。这种挑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规定和要求,一是业务范围扩大带来的业务数据流边界的延展,比如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与院外药品等信息的交互。“以数据为中心,提供真正的全业务、全场景、全周期的安全保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你问一个马车夫怎么提高速度,他一定会说给他一匹更快的马,绝对不会说以后会有汽车、飞机来解决高速运输的问题。”王才有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用户无法提供整体需求,而只能提出局部需求——过往信息化需求和供给的模式有些简单粗暴,需要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的需求。信息化可以改变以往对资源的管理模式,其前提是医院管理、业务科室和信息科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自身有何短板

需求侧给医疗信息化提出了要求,信息化自身有哪些问题,要从哪些方面提升?

王韬认为,医院信息化目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思维方式仍然局限在上系统等信息技术层面,无法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是缺乏数据治理,而数据分析和挖掘利用,为管理、临床和服务提供支撑,将是信息部门未来的主要工作,而非拉网线、修电脑、上系统;三是信息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且专业人才不足。

专注安全的沈雷对安全问题体会尤深。医院网络环境的变化,需要重构医院整体的信任关系,以保障全生命周期的业务运转。在这种局面下,要改变过往基于网络边界的管控,而是以医院各参与主体角色的可信身份进行安全管控。

对于医院在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上,王才有认为要凝聚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互联互通、电子病历评几级不是真正的目标,而只是效益目标。信息化规划要设立梯次目标,厘清各目标间的关系。此外,还要加强医院信息化工作成果的监测和评估。

中日友好医院在推进无纸化时,阻力并非来自想象中的医生。应娇茜介绍,事实上,医务处和门诊部协同推进,进展还不错,反而是患者不能接受,因为他们习惯了拿到纸质病历,还要带着去其他医院看医生。她认为,用户的传统习惯对信息化是一大挑战,需要有效融合

刘勇表示,IT和生命健康是两个规模非常大的产业,且均有较高门槛和壁垒,两个领域的融合,需要医院管理者树立科学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观。他认为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态度有两种倾向,以前觉得投入见不到收益,不够重视;现在又觉得什么都跟信息化有关,给信息部门太多的压力。

科学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观包括科学的顶层规划和设计;避免行业经验论和唯技术论,信息中心负责人的角色很重要,需要复合能力;要对信息化的投入产出进行监测评估,以利于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刘勇认为,科学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观有四大引擎:基础设施云化、整体架构数据化、协同应用移动化,应用场景智能化。

推动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了解了需求和差距,医院信息化如何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其他成熟行业借鉴哪些经验?

在天坛医院新院区建设过程中,王韬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医院基建工作有着深入协作,对两个领域的差距感受颇深。基建有从立项规划到招标到实施等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监理制度,“这些对信息化今后的高质量、规范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软件工程也有成熟的体系,比如系统性、规范化/标准化,并且软件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是可测量的。沈雷认为,在医疗信息化数据治理的评价方面,可以借鉴。

王才有认为,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承重、高度,抗台风、地震等结果指标,材料,这些属于架构问题;还有功能如水、电、警报等系统。建筑行业之所以发展越来越成熟,是因为有一套复杂的软件系统模型,可以自动做各种冲突检测、碰撞试验。

而医院信息化建设,尚没有这样一套工具,也没有相应的理论和规范。“我们更多是,有了需求,马上做,做出来赶紧用,至于跟其他系统有什么关系,以后再说。”之所以缺少顶层设计,与缺少“企业信息架构”的工具和方法论有关。

王才有建议,一方面要解决方法和工具的问题,一方面也要解决理念的问题。科学看待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实践中形成方法和理论,逐步解决问题。“前提是大家要相互合作,贡献各自的智慧,连接信息和业务,连接业务和管理。”

王才有总结,医疗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理念创新,工具的使用,创新、共享和协同。

在会议结束前,张铁山表示,医疗行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并开始探索,希望围绕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继续探索,找到更好的方法论、工具,让信息化产生更好的价值。

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观看节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中日友好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