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利润疯涨65倍,最惨利润跌近80%,科创板医械企业年度业绩差距为啥这么大

2021
04/02

+
分享
评论
苏浩 / 健康界
A-
A+

2020年科创板上市的26家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共计246.83亿元,净利润共计92.56亿元。

又到年报披露日,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在3月底初秀出了自家2020年“成绩单”。

据健康界统计,2020年科创板上市的26家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共计246.83亿元,净利润共计92.56亿元。其中,净利润最高的为圣湘生物,同比增长6527.90%;亏损最多的为天智航,净利润同比下降78.54%。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圣湘生物领跑,IVD行业“水涨船高”

从营收数额分布来看,26家上市械企中,8家企业营收超10亿元,占比30.77%;5-10亿元区间的有2家,占比7.69%;营收低于5亿元的企业有16家,占比61.54%。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从营收增长层面来看,20家企业实现同比上升,占比76.92%,6家企业同比下降,占比23.08%;净利润层面,19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73.08%,7家企业亏损,占比26.9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近年来,生物医药科技的不断创新,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提供了长足发展动力,加之新医改推动基层医疗市场规模趋势性增长,居民健康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6-2021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保持着15%的年均增速,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约为279亿元。从2020年科创板部分体外诊断企业的年终业绩,也可看到近年来IVD行业的火热市场。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据健康界统计,目前科创板涉及体外诊断相关业务的企业共计7家,其中,圣湘生物、东方生物、之江生物、硕士生物、热景生物、安必平在内的6家企业均实现盈利。

圣湘生物2020年以营收47.63亿元,净利润26.17亿元稳居营收、净利双榜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圣湘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新冠甲乙流核酸检测试剂、全自动核酸提取仪、POCT等多个产品分别先后获得了欧盟CE认证及美国FDA认证。在全球新冠疫情核酸检测需求大增的背景下,其国际化步伐大幅提速。

此外,硬核的科研实力也帮助圣湘生物在2020年成长为“全球科技抗疫主力”。这一年,圣湘生物研发投入也持续加强,研发费用达到8277万元,同比增长112.48%。

东方生物紧随其后,2020年度东方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32.6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787.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8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956.37% 

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快速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法)、甲乙型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联合检测试纸(胶体金法)、甲乙型流感/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等系列新冠检测产品,且均取得了重大销售业绩突破。

带量采购影响深远,3家企业亏损程度不一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疫情虽然为体外诊断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对于某些业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天智航作为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2020年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下降40.77%,净利润下降78.54%。究其原因,主要是受 2020 年度新冠疫情影响,各医疗机构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采购招标、装机和使用都受到影响,市场推广活动也难以展开;

而赛诺医疗和昊海生科则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国家和跨省联盟带量采购的影响。

作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厂家,赛诺医疗的主要产品为冠状动脉支架系统和球囊扩张导管两大类。公司表示,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新冠疫情及国家组织实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两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方面国家组织实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2020年度冠脉产品的销量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国内医院心脏介入手术量下降,冠脉产品销量在2020年一季度受该因素影响较大。

昊海生科产品主要分为眼科产品、骨科产品、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防粘连与止血产品和其他产品。公司在年报中解释,营收下滑的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相关手术及诊疗服务均被纳入临时停诊范围,集团业务受限显著,各产品线营业收入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其中,眼科人工晶状体系列产品在京津冀“3+N”、云南省、陕西省牵头的十省省际联盟、河南省等各省份、联盟体人工晶状体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中,均有多个型号产品中选。带量采购落地尚需一定的时间,并且部分尚未开展带量采购区域的经销商倾向于更低的库存水平,因此产品采购意愿有所下降。

集采压力在短期内或许会影响销售业绩,但从长远来看,带量采购的快速铺开对于头部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线布局能力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常态化渐成趋势,体外诊断行业未来能否走出“第二曲线”,对于当前水涨船高的企业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新一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涌现哪些新趋势?未来中国医械企业的创新之路如何选择?投资机构更看好哪个细分赛道?敬请关注2021年5月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1健康界峰会之中国健康财富大会,健康界与你一起分享健康中国新时代大健康产业的新财富智取之道。同时,本次峰会还精心策划了10多场云端论坛、40多场现场活动、超千平方米解决方案展览,邀约名家、名院、名科、名企共同分享健康中国蓬勃生长的新思维与新实践。

更多精彩内容与参会信息,可立即登陆2021健康界峰会官网,免费获取中国健康财富大会参会门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企业,产品,采购,疫情,健康,IVD,盘点,科创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