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民营医院如何筹谋“量优质更优”?
熬过疫情的民营医院能否延续势头?未来发展如何布局?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中心公布2020年1-11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最新病人费用情况、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医疗卫生机构数等相关数据。
其中,民营医院(或称社会资本医院)的突出表现引医疗圈内外广泛关注。尤其是2020年民营医院的出院人次增长了80万人,而同期公立医院却减少了近2000万人。
对于这个结果,业内有人推测是由于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患者结构或有不同。疫情期间,部分患者尤其住院患者因就诊不便,从公立医院流失至民营医院的现象是可能存在的,但缺乏权威数据佐证。
现通过数据加持,上述结论得到证实。
度过疫情后的民营医院是否还能继续延续势头,未来发展策略如何布局?
聚焦2020年民营医院逆势而上原因
从2020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看,公立医院2020年1-11月出院人数为13354.2万人,2019年同期出院人数15308.6万人,民营医院2020年1-11月出院3258.7万人,2019年同期出院3174.9万人,增长了83.8万人。
从不同等级医院看,三级医院2020年1-11月出院8084.1万人,2019年同期出院8896.6万人,减少了812.5万人;二级医院2020年1-11月出院6523.6万人,2019年同期出院7520.6万人,减少了997万人;一级医院2020年1-11月出院1099万人,2019年同期出院976.1万人,增加了122.9万人。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点,一是2020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数出现正增长,二是一级医院实现了正增长。
民营医院的等级是大家较少讨论的话题,同样一级医院也极少受到关注。其实,民营医院也实行医院分级管理,同样按照功能和资源情况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民营医院不包括口腔、眼科、美容整形等专科为主的民营诊所。三级医院中以综合性医院为主,二级则综合和专科兼有,一级则多以康复、慢病管理为主要业务。
一级医院一直是医改空白点,以至于不少医改专家将一级医院默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有文献中将一级医院设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人们普遍关注了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更多关注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忽略了一级医院的作用,这是十分危险的。
民营医院发展环境如何?
其实,静态数据难以说明问题,我们更关注疫情后民营医院是否还能实现同样的发展速度。从动态数据看,我们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逐渐向好
越来越多的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证明,2015年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是一个转折点。2005年,民营医院数量仅为3220家,公立医院是15483家;直到2014年,民营医院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到了2015年,民营医院数量增加至14518家,公立医院减少到13314家;2019年,民营医院进一步扩张,数量达到22424家,公立医院萎缩到11930家。
15年间,民营医院数量从公立医院的三分之一,增长到公立医院的一倍,很难说民营医院的日子不好过。这期间,国家在社会资本办医的鼓励政策上也予以积极回应和落地。
所以,民营医院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是正确的选择。医院的运营情况或许各有不同,但从整体看,民营医院是一直处于发展的。而且从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和多样性看,民营医院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依然是正确的选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