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国家卫健委:今年4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精神/心理科门诊
抑郁症、老年痴呆首次作为试点特色项目进行防治。
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重点工作任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国家卫生部门制定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021年是试点工作收官之年。根据目标,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应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
和往年一样,202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仍包括三大方面:强化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和规范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但在达成目标和具体要求上却有较大不同。
提高设立精神(心理)门诊的综合医院比例
为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国家卫健委2020年指出,2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需开设精神(心理)门诊。2021年,这一比例提升至40%。此外辖区100%的精神专科医院需设立心理科门诊。
根据2011年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医院心理科门诊布局需包括候诊区、接诊区、心理测量区、心理治疗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科室须包括至少2名精神卫生专业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精神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至少1名技师,具备心理测量学等知识,熟练掌握心理测量工具;设置至少1间普通诊室,面积至少9平方米。
除医疗机构外,《重点工作任务》还指出要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目标是在2021年底前,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的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要达80%以上(2020年为50%以上)。
重点关注这几类人群 对发生家庭变故者开展一对一心理干预
疫情相关重点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健康影响显而易见,《重点工作任务》指出,要对疫情相关重点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包括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隔离人员、抗疫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这也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提出需重点关注疫情相关重点人员的心理健康。
学生群体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国家卫健委要求,试点地区建立心理辅导室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100%(2020年为70%以上),并配备专兼职教师。高等院校则按师生不少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员工群体 根据《重点工作任务》,100%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单位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心理健康服务。国家卫健委还特别指出,要对发生家庭变故或其他重点问题的员工开展一对一心理干预。
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服务,服药率要求更高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引发社会热点事件,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以及安全隐患,对此,国家卫健委要求进一步完善其服务机制,即试点地区所有乡镇(街道)建立健全由综治、卫生健康、公安、民政、残联等单位组成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联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服务,依法对肇事肇祸者予以处置。
在2021年底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达到4.5‰,规范管理率达到80%,规律服药率达到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80%,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2020年为50%)。
关注抑郁症、老年痴呆,探索防治特色服务
此外,2021年,国家首次将抑郁症、老年痴呆作为试点特色防治项目,要求试点地区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探索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实行。
我国疾控中心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的数据发现,抑郁症已成为国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17年,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达到5636万人,占全球总病例数的21.3%,其中女性和55岁以上老年人为高危人群。数据还显示,在1990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已从3224.6/10万人上升至3990.5/10万人,上升了24.7%。
抑郁症越来越成为民众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国家干预防治显得刻不容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