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忠:提高乙肝2个“率”,向消除乙肝目标迈进

2021
03/18

+
分享
评论
杨亚平 / 健康界
A-
A+

专家们一致表示,我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有待提高,公众和患者认知需要加强,慢性乙肝患者应坚持抗病毒治疗。

2021年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近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召开了乙肝防治圆桌论坛,围绕我国乙肝防治现状、患者随访管理和临床治愈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专家们一致表示,我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有待提高,公众和患者认知需要加强,慢性乙肝患者应坚持抗病毒治疗。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秘书长李增德,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陈仲丹博士,肝病防治专家贾继东教授、高志良教授、崔富强教授、刘晓清教授以及基层医生、患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乙肝防治圆桌论坛线下参会专家合影

我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亟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陈仲丹博士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陈仲丹博士表示,“较2015年相比,希望到2030年,全球新发乙肝感染病例减少90%,能够有80%符合条件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得到治疗,乙肝相关死亡病例减少65%。”他指出,实现目标需要综合应对,采取以人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方法,推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规范预防母婴传播,加强血液和注射安全,减低危害,采取检测治疗,如此才能保证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推广,实现人群层面的防治效果。

“乙肝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但前提是要找到、纳入管理,积极监测,应治尽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例如容易造成丢失,治疗的依从性不高等等。”陈仲丹博士指出,在促进诊断治疗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

研究数据显示,扩大乙肝治疗策略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可以挽救更多生命。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告诉健康界,近30年来,我国的乙肝防治取得了巨大成绩,乙肝的流行率已从高流行水平降到了中度流行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者从1992年的1.2亿减少到8600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下降更明显,从1992年的10.72%下降到2016年的0.2%。

“但目前我国的乙肝诊断率仅19%,治疗率仅11%,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导致很多存量患者没能得到很好地治疗,导致发展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我国乙肝相关肝硬化死亡率仍然较高,乙肝相关肝癌发病率在全球是最高的。”因此,庄辉院士认为,要主动发现,尤其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要把患者及时转介到治疗、管理的轨道上来。

公众认知水平不高是制约乙肝防治的重要因素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

“我国乙肝患者诊断率和治疗率低,科普教育没有做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认为,“只有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才能采取科学的办法来预防。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早筛意识,让‘被动筛查’转换为‘主动检测’。”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发表了同样的看法,“知识普及问题制约了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有乙肝病毒感染史,但是不知道会有进展,对乙肝治疗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阶段。此外,社会认知度低还导致了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刘晓清教授一致表示,加强宣教、提升公众认知是乙肝防治的重中之重,同时呼吁全社会应该动员起来,“我们‘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期望寿命1周岁,如果肝炎问题解决了,那就大大减轻了压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崔富强教授表示,“我们需要探索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机制,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知识传递出去、让信息得到公众的接收,还得探索如何能够让患者参与进来,我们的诊断、治疗能够覆盖到这些患者。”

乙肝一定要坚持科学抗病毒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

贾继东教授介绍,从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长期的高病毒载量是推动疾病进展最主要的因素。他强调,乙肝需要长期治疗,抗病毒是一场持久战,不建议自行停药。“‘中国消除乙肝临床研究平台’数据显示,我们的治疗方案基本与国际接轨,指南推荐的药物已经成为乙肝治疗的主流。为了提高诊疗水平,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肝病医师培训活动,即使在去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也通过线上方式,邀请专家向各级医务人员从临床实践角度深入讲解乙肝治疗方案的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告诉健康界,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开展的研究显示,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HBsAg水平处于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有较高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

健康界了解到,为了提高各级医生乙肝诊疗水平,提升患者对乙肝治疗的认知,积极探索、优化、完善临床治愈路径,造福更多慢乙肝患者。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从2017年起,发起设立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目前已有313家医院加入项目,1944名乙肝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成为全球首个临床治愈病例突破千人的临床研究项目。

入组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治疗或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的48周的临床治愈率约30%,其中前12周或24周联合PEG IFNα和NA治疗后序贯PEG IFNα单药治疗的人群临床治愈率更高,可达到30%以上。珠峰项目中,24周内治愈的比例是很高的。

“乙肝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建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消除肝炎行动,向社会公众和肝炎患者普及防治知识。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范肝病诊疗行为。“尚未将乙肝诊疗纳入医保的地区应尽快调整医保政策,提高治疗可及性。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应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为患者随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呼吁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乙肝,全国爱肝日,陈仲丹,庄辉,杨希忠,贾继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