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健识 |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分级诊疗 解题关键在基层能力
“统筹调配,布局区域内医疗资源。”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镇江市医疗集团的党委书记、院长邵教第一时间与健康界分享了他的心得和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落地的新方向、新想法。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卫生健康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分级诊疗再次映入大众眼帘。
健康界梳理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分级诊疗是“十三五”以来的一个工作重点。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在70%左右的地方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十三五”收官之年的“推进分级诊疗”,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从对数量的要求到对质量追求以及加快体系构建,无疑体现出近些年我国的分级诊疗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4%,较2015年增长9.8%。”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这组数据也是对此的有力佐证。
在新的发展阶段,分级诊疗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对此邵教表示,现阶段分级诊疗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还是基层能力,其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本医疗,二是基本公共卫生,“必须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
以镇江市医疗集团为例,在市政府统筹规划下,通过全市网格化的医联体布局,涵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构建起了防、治、康、养、护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体系,满足百姓多层次、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初期,可以采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式来提升基层的能力。”邵教坦言,“但从长远来看,基层自身能力的提升需要引起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协调相关政策来推进基层有人愿意去、去了留得住、留下有前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