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医健领域这12项重点任务定了!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医卫领域工作信号,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个体系、十二项工作。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信号释放,通过认真学习,我们认为医疗服务内容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体系、十二项工作来着力推进。
一、一个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
推进卫生健康体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十二项任务
2021年,全国要着力推进以下十二项工作。
1. 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从健康层面看,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健康的人群。拥有健康的国民意味着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全面规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内容。公立医院需要转变理念,完成“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完善学科体系,利用自身医疗资源优势,牵头做好医疗资源整合工作,在基层力量还比较薄弱情况下,做好预防宣教和健康管理工作。
2.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府报告提到,做好今年工作,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医院是疫情防控的一线,要继续做好“吹哨人”,持续改善就医流程,加强院感管理,总结经验,并借此进一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其次,从长远来看,医院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找到自身位置,发挥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学科体系完整、在医疗服务体系一线的作用,从医疗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预防、救治等环节,加强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疫情救治相关学科的力量,做到医疗与应急、日常与战备相结合,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这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下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看,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必不可少,同时也要防止盲目建设。
3.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新时期,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二是资源分布不均衡。三是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尚未形成。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好患者异地就医、跨区流动问题的关键。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提高我国整体和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有利于缓解肿瘤、心血管、神经等重大疾病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儿科、妇产、精神等专业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医院管理者可以配合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政策,借此东风,调整学科结构,加速内涵建设速度。
4.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分级诊疗成功与否决定了医改的成败,而基层医生的能力和素质同样决定了分级诊疗的成败。通过多年努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但从目前分级诊疗体系运行的情况看,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的数量和能力,距离分级诊疗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需要加大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扩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来源,配合医保制度改革,给基层医生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5.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中医药不仅是一种疾病预防治疗的体系,更是国粹,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氛围建设,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中医药包含了中医和中药两个部分,中医包含了综合诊疗和辩证论治,中药包含了草药、饮片和制剂等,要充分借助政策优势,创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模式,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