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39元中标深圳惠民保 保费一涨再涨为何仍盈利难?

2021
02/26

+
分享
评论
和星星 / 健康界
A-
A+

惠民保项目若想“止血运营”,除了要将保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外,还需要保险公司较强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昨日健康界从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1-2024年度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承办服务项目(项目编号:0724-2100D19N0355)中标公告》(简称“中标公告”)已于2021年2月24日公开发布。

据了解,此次招标于2021年2月23日公开开标,参与公司共计4家,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最终,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简称“平安保险”)以39元/人·年的价格中标。

信息来源:中标公告

公示的中标公告显示,此次招标对投标人的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价格得分、服务得分、商务得分。最终平安保险以90.24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成功中标。

信息来源:中标公告

中标价微涨,但盈利仍然很难

今年参与深圳重疾补充保险招标的企业仅4家,属历年最少。健康界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似乎保险公司对此次深圳重疾补充险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某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健康界表示,今年招标时间较短,期间又间隔春节,很多同事已经提前休假过年,导致除现有承办商之外的所有公司无充分准备时间。此外今年招标的执行方是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下载的过程中,就需要总公司授权,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内部流程比较复杂,至少需要3-5天时间。因此导致供应商拿到招标文件较晚,可能存在准备仓促,无法有效准备的情况。

除了准备时间不足以外,另有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健康界透露,未参与招标主要还是担心陪跑和赔钱。

从中标结果来看,今年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重疾补充保险”)中标保额为39元/人·年,比2019年中标价格提高了9元,属历年最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重疾补充险的赢利能力仍需打个问号。

根据日前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公布的2017-2020年《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承办合同》履约验收结果,“本项目收取总保费385,627,401.79元,实际理赔支出406,673,596.55元,理赔支出占总保费比例为105.46%,其他运营费用20,394,178.08元,按照其他运营费用需控制在理赔支出总额的3%计算为12,200,207.89元,增值税及附加为零,按照其他运营费用3%计算的亏损为33,246,402.65元。”

从中不难看出,深圳重疾补充险保险亏损主要集中在理赔支出和运营费用支出方面。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保费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体保费收入,但重疾补充险的保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医疗服务费用上涨、特药需求增大等变化,使得重疾补充险的赢利能力仍是未知数。

一位负责过惠民保业务建设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健康界透露,影响平安再保险在重疾补充险项目上赢利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保费整体价格不高和“特药移民”等问题。另有曾较早深度参与惠民保建设的保险公司人士刘祥(化名)分析,深圳特药服务做得比较早,对于有特药需求的患者而言保障较高,不排除有“特药移民”导致赔付居高不下的情况。

精细化运营是关键,中小型公司难入局

特药移民是一个非官方说法,主要是指为了获得地方性的特药保障而不惜“移民”新城市的情况。目前我国各地市在高值药可及性保障方面程度不一。由于这部分高值药往往需要常年服用,患者及其家庭负担较重。为了获得更好的保障,有部分患者会因此从保障较低城市向保障较高城市迁移。

根据深圳医保局官网公布的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涉及的13种保障特药均属高值药物。其中不乏针对肺动脉高压、克罗恩病等罕见疾病的高值药物。以可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为例,该药物价格为6600.00/盒,规格是100mg1支/盒,患者需终生用药。

刘祥认为,惠民保项目若想“止血运营”,除了要将保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外,还需要保险公司较强的精细化运营能力。特药目录往往针对的是发病率较低但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市的某种疾病发病率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保险公司运营管理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和药厂、医院、药店沟通,防止特药移民等情况产生。

对于保司来说,参与惠民保承办的积极性仍然较高。从深圳项目来看,平安保险虽然在赔付和运营方面存在亏损,但由于政府支持下参保率较高,其实给平安保险提供了更多直面消费者和B端客户(有企业参保的方式)的商业机会。此外,已经连续多年承办重疾补充险的平安保险再深圳市民心中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品牌形象,这也有助于其未来的商业开拓。

由于惠民保具有政府主导或主导意义,对承办项目的保险公司要求也更高,因此接下来惠民保建设的马太效应可能会逐步凸显。

国e平台官网查询到的项目答疑公告显示,有相关供应商认为:评分中要求既往项目要达到三个合同周期以上才能得到全部分数。本项要考察的是供应商在过往是否有过大病补充项目的服务经历,但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各地区政府在招标时设定的合同周期各不相同。依据评分项要求,单纯将合同周期数作为评分要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供应商的承办实力,建议贵公司和招标方对此项进行调整,调整为最近3个年度连续承办同类项目。

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答复称:该评分条款不做调整。在2020年重疾险办法修订时,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的规定,增加了对重疾险承办机构履约情况验收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后以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本次招标工作予以参考,将合同周期作为评价承办质量的标准之一。

刘祥对健康界分析,按照相关要求,符合承办条件的仅有几家大公司。这样的好处是承办公司经验会更丰富,但也变相卡断了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参与机会。但是中小型保险公司并不一定会放弃惠民保市场,只是马太效应下,产业创新力可能受打击。需要中小型公司爆发更强的创新能力,才有获得市场的可能性。

2021年惠民保产业还将有哪些变化?健康界将持续保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惠民保,深圳,招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