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期“婴儿潮”到生育低谷,是什么让大家都不想生了?
过去一年,连谷歌搜怀孕的人都少了……
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地陷入居家隔离的窘境后,当时就有很多人猜测,由于人们长时间滞留在家中生活,这可能导致9个月后出生的婴儿数量异常庞大。
不过,时间刚进入2021年,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就率先揭示了出生率的真相:公安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登记户籍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而2019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为1179万人,过去一年同比下降了14.9%。
疫情暴发后新增人口不增反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吗?健康界对全球一些已经公开数据的国家也进行了梳理分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美国:连谷歌搜怀孕的人都少了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旗下LX.com最新数据,新冠病毒大流行并没有导致美国出现任何“婴儿潮”,甚至,疫情也没有扭转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
美国多个州2020年12月的出生率和一年前相比都有所下降:佛罗里达州同比下降8%,俄亥俄州下降7%,亚利桑那州下降5%。
专门研究生育率走势的古特马赫研究所(Guttmacher Institute)进一步研究发现,疫情后,有34%的美国妇女选择减少生育孩子的数量,或者推迟了生育计划。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社会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菲利普·科恩(Philip Cohen)指出:“这个情况很糟糕,我们现在看到的下降幅度相当大。”科恩还指出,就连谷歌搜索“怀孕和性相关话题”的次数也在下降。
美国的出生率下降有几个原因,专家推测,这可能与许多夫妇认为经济和健康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有关。
2020年6月,全球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曾预测,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美国2020年出生人口将比2019年减少30-50万。年底回顾预测数据时,该机构表示,考虑到学校和托儿所关闭以及在家办公的压力,他们认为,此前预估美国减少30万出生人口是准确的。
不仅如此,新冠病毒大流行也对生育治疗计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许多诊所推迟了治疗周期,并对新患者关闭了大门。《人类生殖杂志》(Human Reproduction Journal)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收集了近万名接受过试管婴儿的患者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年龄在30岁以下到42岁之间的患者都因疫情经历了6-12个月的治疗延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新西兰:出生率跌至历史新低
在经济状况充满不确定性以及接受丁克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新西兰统计局(Statistics New Zealand)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新西兰每名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数量仅为1.61,这一数字已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率。
新西兰统计局官员哈米什·斯莱克(Hamish Slack)表示,大多数在2020年登记的婴儿是在去年3月25日新西兰封锁之前就怀上的。2020年,新西兰共登记了57753名新生婴儿,比上一年减少了3%。
斯莱克说:“1980年至2012年间,新西兰的生育率相对稳定,但此后陆续下降。2013年以来,新西兰育龄妇女人数增加了11%,但新生人数减少了2%。”
人口统计学家说,新西兰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妇女普遍推迟生育;经济环境不稳定和高房价导致民众选择不生育;社会越来越接受无子女的生活方式;以及避孕药具的普及推广。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人口统计学家保罗·斯普恩利(Paul Spoonley)教授说,新西兰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人口剧变,多达四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5岁,表明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而政府对未来20年的预测表明,许多新西兰家庭要么只生1个孩子,要么干脆不生。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10年来,移民一直是新西兰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但疫情暴发后,移民增长数量已经下降了90%。
斯普恩利注意到,奥塔哥和惠灵顿是新西兰生育率最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母亲在分娩时的中位年龄也是全国最高的,达到了31.4岁。他认为,这些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较多,有大量在校学习而暂时不考虑生育的年轻育龄妇女,因此这些地区的生育率可能偏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法国:正在经历一场“婴儿荒”
去年3月,当法国第一次实施居家令时,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有关“解封后出现婴儿潮”的笑话。但9个月后,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法国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异常严重的“婴儿荒”。
按理说,许多夫妇被限制在家里,理应多出许多“造人”良机。事实上,当时的销售数据也十分可喜:第一次居家令后的四周内,验孕棒等产品的销售额猛增了37%,而同一时期避孕药具的销售额则暴跌了26%。
不过,时隔9个月,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收集的数据显示,法国的出生率下降了2%。专家认为,新生儿数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许多研究人员实际上也预测到了这样的情况。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生育率和家庭趋势研究员伊娃·博茹安(Eva Beaujouan)分析称,从历史上看,经济和健康危机(如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末的流感大流行)会导致出生率暂时下降。
博茹安说:“人们实际经历封锁的压力要比预期的大得多,疫情会导致人们在工作方面遭遇一些重大变化。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新变化,这可能会迫使他们推迟生育计划。”
人口研究组织的一项最新报告证实了她的说法:在法国,分别有50.7%和17.3%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后他们选择“推迟”甚至“完全放弃”了生孩子的计划。
博茹安还指出,除了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普遍不确定性外,预防性封锁措施本身也是新生儿数量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是单身,这些限制意味着你很难遇到伴侣,因为你一直呆在家里。”博茹安笑道,“而那些被关在一起的夫妇,尤其是已经有孩子的夫妇,可能会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心,以至于连亲吻另一半的时间都没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韩国:疫情后结婚率也跟着降
韩国央行(BOK)日前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预计将加剧韩国的低出生率、低结婚率,并导致韩国的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根据韩国央行的报告,预计到2022年,韩国的总生育率(即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甚至有可能低于韩国统计局(Statistics Korea)所预测的0.72。韩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韩国的总生育率为0.84。
尽管有历史数据表明,“婴儿潮”现象通常是在危机时期之后出现的,但韩国央行表示,最近这场疾病大流行所造成的独特经济影响和心理情绪可能会抑制“婴儿潮”的出现。
除了生育率持续下探,韩国的结婚率也不容乐观。2020年3-9月,韩国结婚的夫妇数量同比下降了10%,仅有11.8万对新人。
对此,韩国央行解读称:“新冠疫情对就业市场的沉重打击,很可能影响到二三十岁适婚适育人群的结婚和生育计划。”
韩国政府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韩国就业人数已连续第9个月出现下降。11月韩国就业人数为272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7.3万。
当前,韩国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15.7%,在经合组织(OECD)37个国家中排在第29位。韩国央行指出,近10年来,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4%,预计2045年前,韩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位居世界首位,甚至超过邻国日本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参考资料:
1. National Interest: Why the Expected Coronavirus Baby Boom Never Happened
2. Forbes: Coronavirus Hasn't Lead To The Baby Boom That Was Anticipated,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3. The Guardian: New Zealand birthrate sinks to its lowest ever
4. France 24: The baby boom that never was: France sees sharp decline in 'lockdown babies'
5. Korea Herald: COVID-19 to worsen S. Korea's falling birthrate, marriage rat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