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兴起抱团式发展,如何抱?该抱谁?
扎推而上的医疗城建设项目,有多少能真正良性运转起来?
在山东省济南市高铁西站西侧,方圆45平方公里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正在建设,多个国际水平的新兴项目扎根进驻。据其规划,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将被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健康旅游、康复医养为一体的覆盖健康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走同样发展道路的,还有博鳌乐城国际旅游先行区。“是民生,也是新经济。”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时,给出的高层态度。
近年来,医疗健康城建设风靡全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园已经有上百家,遍布全国各省市和地区。然而,扎推而上的医疗城建设项目,有多少能真正良性运转起来?医疗城能否让抱团发展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
走高端路线还是大众市场?
医疗城的建设故事,正在全国各地密集上演。
仅在上海,就有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嘉定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普陀桃浦国际健康创新产业园、徐汇枫林生命健康产业园区等扎堆建设。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更是聚集多家顶级医院,包括泰和诚肿瘤医院、新加坡百汇医院、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等。而在四川成都,被誉为国际化医疗健康“航母”的成都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目前也已经投入运营。
这些医疗城项目都以高端医疗为定位,集聚一批高水平医疗机构。“医疗城的规划一定要瞄准高端医疗,因为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公立医疗机构。”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说。
然而,也有的医疗城在建城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高端路线。以同样坐落在成都的成都医学城为例,“医学城整体规划参照了国外医学城的建设,并希望全部引入高端医疗,但是在做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引入高端无法盘活医学城的良性自我造血功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调整定位以后成都医学城,不再强调“国际”概念。目前入驻的医疗机构中包括华西医院温江分院,其就诊疾病包含常见病、多发病,更主要的是服务温江区市民,这样的定位决定成都医学城建设不能仅盯着高端项目。
从以上发展经验可以看到,以医疗机构为突破口形成产业聚集模式时,医疗机构的特质决定“城”的特质。走高端路线的医疗城,往往会围绕“健康干预、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康复、养生、医疗旅游”进行组合布局,并引入相应服务型产业,形成大健康产业生态圈;而拥有综合性医院的医疗城,则需要从广大的人群流量考虑,引进适宜项目,形成接地气的项目特征。
地产商逐鹿医疗城
以健康地产为核心的“医疗健康城”建设,走的则是另一种路线。
作为“最早提出健康城概念”的燕达国际健康城,隶属于燕达集团。基于自身特色,燕达所提出的健康城把核心业务放在了医疗和养老上。“我们的定位是辐射于半径之内的群体,打造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吴亦鸣告诉健康界,健康城内包括燕达国际医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国际会议中心、燕达国际医学院六大板块。从开业运营到拥有稳定的就诊量,燕达国际健康城至少走过了四五年的时间。
另一个打着“健康”标签的是“武汉-中国健康谷”,更侧重健康地产生态模式。据了解,该项目重点将“健康”与“住宅”相结合,借力三甲同济医院以及专业级学术研究机构,打造囊括生活居住、教育、商业、高端会所、健康医疗、国际养生、生态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综合体。
实际上,健康地产正成为地产业新兴的发展模式,北上广地区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专科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都已经开始进入商业综合体发展。
共享医疗时代,能否来临
在张强看来,医疗城的主要利好是共享服务。据张强介绍,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有一个共享医技中心,包含影像检查等相关设备,园区内的医疗机构缴纳费用之后就可以随时使用。“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降低我们的成本。”张强说,通过共享的方式,入驻的医疗机构无需重金购买大型设备、建设医技科室,降低投资成本。与此同时共享式的医疗服务,能杜绝浪费,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从而让园区内的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医疗健康产业聚集发展的“城”模式,既能够节约管理成本,又增加城内各机构间的相互合作。“美国单个诊所模式已经在快速消亡,更多的医疗机构聚集在一栋楼里,以共享服务的模式合作经营。”张强认为,这是社会办医力量抱团发展的方式,也是社会办医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然而,站在产业的角度,吴亦鸣并不建议社会力量都冲到大型医疗城的建设中去。“大型平台型医疗机构的打造前期投入非常大,回报周期又很长。”
更为重要的是,大型平台型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找到更精准的定位。吴亦鸣认为,整个运营方向要和周边市场需求充分吻合与匹配。他曾看到很多医疗城,曾高调宣告其聚集了国内外优质的医疗资源,最后却不了了之。“有一些地产企业在做医疗城的尝试,但由于和其主业的关联度和协调性不高,导致发展前景不乐观,甚至半路夭折。”相较之下,吴亦鸣认为,连锁的专科医疗机构,是更为稳健的办医模式。
当前,各种属性的资本正扎堆进入社会办医领域,一方面加剧了社会办医领域跑马圈地的竞争力度,另一方面也让社会办医领域变得鱼龙混杂,乱相丛生。在社会办医领域需要重塑品牌、强化品牌信任度的当下,健康界正在发起“2021寻找社会办医创新榜样”系列活动,典型案例将汇集成专题在健康界全平台传播,欢迎提供线索:yanrongwei@hmkx.cn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