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精准医疗在国内行的通吗?
我国医疗服务升级的核心,是转变医学模式,甚至可以跳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直接进入“精准医疗模式”,引领全球医学的发展。
百度“精准医疗”,条目有1700多万条,可见其热度。对于“精准医疗”的描述,特别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也越来越大众化,包括对干细胞、免疫细胞的认知。2020年的新冠肺炎,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健康普及课,包括mRNA预苗等,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市场上基因检测项目多如牛毛。几乎所有的肿瘤医院或肿瘤科,都在为癌症患者进行靶向用药基因检测,精准选择靶向药品。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CAR-T细胞,只需一剂就可以长期杀灭癌细胞。国际上新冠mRNA疫苗的原理,通过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诱导机体持续产生免疫应答。未来的mRNA,甚至可以开发抗癌疫苗。
尽管不少医院都在开展“精准医疗”项目,基本上是处于点对点的阶段,没有从学科方面形成精准医疗系统服务模式。我们认为,“精准医疗”就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正在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医学服务模式。
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提出一些对“精准医疗”服务模式应用的思考,包括应用场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精准医疗模式的定义
引起全球人们关注“精准医疗”,源于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度赞扬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所取得的成果,2015年宣布了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将加快基因组层面对疾病的认识,整合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了解病因、针对性用药。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1990年正式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2003年科学家宣布完成计划,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我国参与1%的工作,同时启动“炎黄一号”计划,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精准医疗,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以基因检测技术为基础,量体裁衣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其核心是应用最新的遗传基因检测技术,对病人的基因组、微生物组及其产物进行检测,以更深入、准确、全面地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征,直接“定位”疾病的准确缺陷,精准用药实施靶向治疗。
二、传统医疗模式发展阶段
医学的发展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随着人类对身体和疾病的科学认识的变迁形成医学模式。不同历史时期,伴随着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等,反映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指导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
严格地说,精准医疗也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一种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哲学观。在这之前,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大体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
人类在原始社会时相信“万物有灵”,将疾病看作是神灵的惩罚或恶魔作祟所致。治疗疾病往往采用祈祷神灵方式,求神灵保佑或宽恕,或者采取驱鬼或避邪铲除疾病。形成了“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疾病的客观属性,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古希腊哲人提出的“体液学说”等思想,形成了朴素的唯物论、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主的“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