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任重道远 谁来推动命运车轮

2021
02/04

+
分享
评论
苏浩 / 健康界
A-
A+

2月5日16:00-17:30,企业领航者、行业研究者和资深投资人三方共话国产DSA的未来。

进口替代是目前医疗器械领域不容置疑的发展趋势。翻看国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的发展历程,几乎均是从代理国外产品和仿制起家,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最后通过微创新和再创新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实现进口替代。

2020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这一指示,更被认为是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重大利好。 

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在中低端医疗器械上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并且在众多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不足,一直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DSA进口替代苗头渐起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228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68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8%,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7859亿元。

作为介入诊疗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影像导航技术以其图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被业界认定为是介入治疗的“金标准”,同时也是检测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国内92%的市场份额长期被GE、飞利浦、西门子这三家跨国企业所垄断。

国产替代之路虽步履艰难,但还是有例如唯迈医疗、乐普医疗、万东医疗、东软医疗在内的一批国内器械企业逐渐研发出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医疗设备,打破国际垄断,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以唯迈医疗为例,公司旗下全新一代落地式智能平板血管造影机DSA——极光获得CE认证,是国内领先拿到欧盟认证的DSA产品,同时也获得NMPA认证,打破了国际品牌的长期垄断。

就目前而言,虽然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国产医疗器械高速发展,得到国内外认可的医疗器械也将会越来越多,必将引领国产器械走向国际。

DSA设备实现进口替代的难度有多大?国内企业完成 DSA 拳头产品打造之后,如何构建覆盖更多科室及使用场景的产品组合?心血管介入产品对稳定性要求极高,行业又该如何进行监管?

这一系列问题,答案就在2月5日16:00-17:30,健康界原创内容品牌BOSS论健之国产DSA的进口替代,诚邀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领航者、行业研究者和资深投资人,三方观点碰撞,给您答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国产,国内,医疗器械,高端,进口替代,DSA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