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后医护人员工作有哪些变化?我们和美国的一些医生聊了聊
民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达到新高峰。
日前,美国知名绩效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公布了一年一度各职业道德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所有医护人员当中,护士是民众认为最诚实、最可信任的专业人员,得分连续19年位居榜首。
除护士外,2020年,医生和药剂师的得分也达到新高峰。
药剂师、医生和护士1999-2020年得分情况(图片来源:盖洛普)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盖洛普的调查结果似乎不难理解。美国护士协会会长厄内斯特·格兰特(Ernest Grant)表示:“全世界的护士亲历了许多患者和同事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丧生,而他们仍在竭尽全力,用有限的资源保护社区安全,因此,无疑护士能获得公众坚定的信任。”
可以看出的是,由于疫情,公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确有提升。另一方面,就医护人员自身情况而言,经历了近一年的疫情,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工作中更谨慎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院比以往更注重环境卫生,消毒、清洗、戴好防护设备等以及严格的隔离都成为工作新常态。”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胰腺和胆道疾病以及胃肠内镜主任西蒙(Dr. Simon K. Lo)表示。
西达赛奈医疗中心胰腺和胆道疾病以及胃肠内镜主任西蒙(Dr. Simon K. Lo)
对于急诊医护人员而言尤为如此。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不伦瑞克县(Brunswick County)紧急医疗服务部副主任莱尔·约翰斯顿(Lyle Johnston)说,现在医护人员每次和患者通话都戴手套、N-95口罩和护目镜以及穿防护服,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我已经习惯接听患者电话(公用)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老实说,很难想象现在在通话过程中不戴口罩。”新汉诺威地区医疗中心(New Hanover Regional Medical Center)急救人员泰勒·肖吉(Tyler Shogi)说。
约翰斯顿还称,即使在急救现场,为与患者保持距离,急救医护人员也形成首先通过口头评估患者情况的习惯。他们对工作环境也更加谨慎,对是否有必要使用急救工具(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载体)会仔细考虑。“随着疫情的持续,医护人员必须学会在应对日常医疗紧急情况过程中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约翰斯顿说。
对使用过的救护车进行消毒也成为新汉诺威地区医疗中心的必要动作。该中心表示,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他们仍将保留这一动作,因为自从消毒后,急救人员生病的频率也降低了。
为了尽可能降低员工感染几率,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索性要求大多数非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无需与患者接触的工作人员都居家办公。
医患交流变难
在疫情特殊时期,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理所应当,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重症监护(ICU)医生威廉·格莱克(Dr. William Checkley)看来,防护设备本身成为了医患沟通和交流的一道障碍。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ICU医生威廉·格莱克(Dr. William Checykle)
格莱克称,在疫情之前,作为重症监护医生,他时常需要和患者家属传递患者的最新病情,并与他们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目标,在必要时还需要讨论临终关怀等事宜,若要和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以上讨论的前提就是面对面交流。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当走进新冠肺炎患者房间,从头到脚穿着防护服的格莱克无法露出面部表情。“这些个人防护设备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形成了一道物理障碍,给维持传统的医患关系带来了挑战。此外,口罩可能还会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语气或言行举止的理解,患者还可能认为医护人员的共情程度不如他们。”
除了防护设备,由于疫情,线上诊疗也变得司空见惯,虽然其能弥补防护设备造成的沟通空白,但仍然不是理想沟通方式。“在疫情初期,我们不得不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沟通,但沟通效果却大幅降低。之后虽然改为了视频形式,但家属在无法亲自见到患者的情况下,无法理解其病情的严重性。”格莱克说,“线上对话和面对面沟通的效果也存在一定差距。”
西蒙也认为,由于信号差,对患者来说和医生顺畅沟通比较困难,目前的线上医患沟通模式并不理想。当然,后续仍可使用线上诊疗方式,前提是信息不延迟,如果能恢复疫情前的医患沟通方式最好不过。
职业倦怠更严重
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存在阻碍只是一方面。
格莱克表示,如果他不在医院当班,就会居家办公,因此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也都转为线上。随之而来的是线上会议太多,“相比于疫情前要多很多”。
长时间的工作促使医生的职业倦怠更严重。
根据美国医学网站Medscape近日发布的《2021年医生倦怠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女医生的职业倦怠率从疫情前的48%上升至疫情后的51%;近80%的医生在疫情前就出现职业倦怠,但其中五分之一是因疫情而出现的。
Medscape自2013年起每年都对医生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最新报告对1.2万余名医生进行了调查并显示,重症监护(51%)、风湿病科(50%)和传染病科医生(49%)因为疫情首次成为出现倦怠比例最高的三个科室。
该报告还显示,职业倦怠和疫情造成的压力(如个人感染风险、社交的减少、财务经济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医生整体工作、生活上的幸福感。只有49%的医生在2020年感到幸福,而在疫情前,这一比例为69%。不幸福的医生比例超过三分之一(34%),疫情前该比例为19%。
该报告称,缺乏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时间过长,以及患者相继死亡等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惫感。
格莱克表示,在疫情初期,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不甚清楚,又害怕被感染以及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家人,面对这些,他们每天都很焦虑。之后医务人员出现短缺,轮班工作难以开展。
“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团队也进行了调整。但是新一轮的病例数激增会延长工作时间,使轮班工作更加艰难,造成死亡人数再创记录……所有这些都会给医护人员造成巨大伤害。”
实际上,和家人无法团聚也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西蒙表示,个人而言,疫情给他的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无法和家人团聚,这是现如今对医护人员而言最简单不过的现实。
因此,2021年,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工作和生活能够尽快回归正常。
在格莱克看来,全球正在快速分发新冠病毒疫苗,很快可以通过广泛接种实现群体免疫,工作和生活回归正常的希望很大,但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以支持疫苗分发工作,并传播疫苗安全有效的信息。
“就像每个人都希望的那样,2021年我的愿望也是能够回归正常生活。至于如何实现,那就是尽一切努力保障安全,尽到医护人员的职责,直到情况有所改善。”西蒙说。
本文参考资料:
1. Star News Online: Behind the scenes: Paramedics embrace new normal during the pandemic
2. Healthcare Dive: Pandemic worsens burnout of female physicians, critical care and infectious docs
3. Medscape: 'Death by 1000 Cuts': Medscape National Physician Burnout & Suicide Report 202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