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热潮中,医院该注意什么?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疾病谱发生重要改变,医院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未来,传统的医院发展模式,将会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链模式转变。
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学习,“十四五规划”迅速现阶段最热的名词!上到中央,下到基层,各行各业都把制定“十四五规划”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任务来抓。在许多医院纷纷启动“医院十四五规划”的起草制定时候传出来一些质疑的声音,觉得一个医院制定“十四五规划”是不是太不切合实际?甚至存在形式主义跟风之嫌?其实,这就是一个格局,还有一个认知的问题。甚至严重点说,质疑者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规划”,更不指导“规划”的作用之所在!
——“误区”一:医院管理者缺乏战略意识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使公司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思考公司的任务是什么。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推进,越来越的医院管理者,不单单是院长,更是医院战略的“设计师”。战略眼光的长远往往决定医院能走多远。但是,也有少数医院管理者仍沉浸于事务性工作,成为医院的“大忙人”,以至于无暇顾及医院任务、方向及战略。
——“误区”二:盲目模仿套用政府部门规划
战略规划是基于特定对象的战略,它因时、因地、因个体而变化。没有一个具体战略可以重复指导所有医院,或重复使两家医院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现实中,很多医院在制定“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无论是内部制定还是委托第三方制定,往往都没有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实际,缺乏对医院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问题(SWOT)的全面、科学的分析与论证,而是盲目照搬或抄袭上级“十四五规划”建议片面内容,或者行业内其他医院的规划,使得医院“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出现雷同化、千篇一律趋势,存在为了制定规划而规划的“新形式主义”。
——“误区”三:无法及时、科学地评价、执行规划
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每家医院都会考虑的十分全面、周详,但是再好的规划也无法全面适应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划制定后,没有适时、客观、高效地评价,甚至没有全力以赴地去执行和落实战略,对医院规划采取恰当的行动路线,是无法保证其实现战略目标。有些医院制定“十四五规划”不能与领导班子任期有效衔接,甚至出现“新官不理旧账”,不能使“一张蓝图绘到底”,致使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性严重削弱。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疾病谱发生重要改变,医院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未来,传统的医院发展模式,将会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链模式转变。医院“十四五规划”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管理,而是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乃至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发展模式。制定“十四五规划”势必跳出医院本身,跳出现有医院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管理标准,区域性、共享性和覆盖性将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也会对医院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制定医院“十四五规划”应从以下方面注意:
——“注意点”一:医改规划顶层设计战略化
医院不能脱离社会,更离不开国家大环境,因此,医院“十四五规划”应结合国家战略任务、医院的实际和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而医保政策、药品耗材政策、收费项目等政策的发展与推进,也是医院规划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制定医院“十四五规划”一定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甚至县级政府“十四五规划”精神,要遵循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行业“十四五规划”,要认真研判,吃透弄懂重点规划任务、规划项目,集中财力、资源和优势专项行动推进,集中彰显建设效果。
——“注意点”二: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
“十四五”期间,在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癌症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将成为学科发展重要内容,促进以上专业疾病诊疗中心同质化水平将成为检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此急诊服务、重症医疗、孕产、儿科、肿瘤、影像、输血、手术等平台化医疗质量将决定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