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不该应用新型抗凝药?德国4.4万人研究
对于先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几乎占所有口服抗凝剂处方的一半,已逐渐取代华法林。
对于有中风和全身性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以及患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并有复发风险的患者,新型抗凝药物比华法林更有效,颅内出血少,使用方便。
然而,近期,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德国研究发现,对于先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几乎占所有口服抗凝剂处方的一半,已逐渐取代华法林。
但是,使用新型抗凝药物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和死亡率较高。
研究纳入了包括了超过4.4万名先心病患者,2018年接受新型抗凝药物治疗的抗凝患者比例稳步上升至45%。
研究分析了6504例首次使用新型抗凝药物(n=1653)或华法林(4851)患者的临床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90个月。
与华法林相比,新型抗凝药物治疗的先心病患者死亡率高(4.0% vs 2.8%),血栓栓塞事件多(3.8% vs 2.8%),严重心血管事件多(7.8% vs 6.0%),出血多(11.7% vs 9.0%)。
即使在调整后,死亡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但并非严重或颅内出血)风险仍然较高。
该研究结果提示,新型抗凝药物可能不是所有先心病患者的最佳抗凝药物。
同期述评指出,对于先心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明确最佳抗凝策略。在此之前,明智的做法是使用华法林作为先心病的标准抗凝治疗。
来源:
[1]Freisinger E, Gerß J, Makowski L, et al. Current use and safety of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in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sults of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cluding more than 44 000 patients. Eur Heart J. 2020, 41(43):4168-4177.
[2]Verhamme P, Budts W, Van de Werf F. Non-vitamin K oral anticoagulants in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quod non? Eur Heart J.2020, 41(43):4178-418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循环杂志”,作者xujing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