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化解护士流失危机,本土化“磁性医院”引力在哪?
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实际需求入手。
“太累了,我现在每天只想睡觉。”与健康界谈及职业发展,护士李琳却如此感叹道。
李琳是上海一家三级公立医院的护士,因为不停走路,26岁的年纪已经患上静脉曲张。夜班、培训、考试,成为了她脑袋上的“紧箍咒”。间歇性想辞职、日常吐槽成为她的常态。
对执业现状不满意的不止李琳一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统计,有离职意愿的护士高达56.94%。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公立医院运行较为紧张,护士奖金也有大幅缩水。
没有满意的护士,就没有满意的病人。如何提升“李琳们”的满意度、拓宽护士职业发展渠道、降低护士离职率,是不少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打造“磁性医院”是否能成为一条出路呢?
“磁性医院”引力在哪?
“磁性医院”这一概念始于1981年,由美国学者McClure等提出,其指在护士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院仍然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专业护士的加入,降低护士离职率。
事实上,在国内已有医院开始深度实践这一理念。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为例,在2019年3月22日该院成为国内首个通过ANCC(美国护士资格认证中心)认证的“磁性医院”。
该院的护士郑秋,入行两年。据她介绍,在新护士实习的时候,就有“学习清单”,详细介绍了一周之内、一个月内需要学会什么操作。在新护士定好科室后,会有相应的专科教材,详细介绍了该科室专科知识及护理操作。“清单”是她眼中的一大特色,护士产后回岗,会提前拿到一份“新妈妈回岗清单”,工作无缝对接也消除回岗焦虑。
“我们培训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养成逻辑思维,万一病人有突发情况,我需要怎么处理。”郑秋举例,在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紫绀、大汗淋漓等症状,首先要立即通知医生,确定或怀疑病人出现肺栓塞,其次按照流程抢救。
受访者提供
医院,是见证生死最多的地方,当病人抢救无效离世时,最难过的除了家人,还有参与抢救的医护。抢救失败后,病人家属的指责会对护士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遇到这种情况,院方会有专人主动介入,询问护士是否需要心理辅导,通过表格评估护士的心理健康程度。“有什么心理问题,都可以找老师辅导”。
郑秋所提的心理辅导,是医院在2018年启动的“爱护天使行动项目”,该项目通过成立心理小屋,培养心理健康成长小组,也可通过书籍、按摩、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减压。
“虽然还是很累,但是工作氛围很好,工资高点我会更满意的。”郑秋调侃道。
公开资料显示,邵逸夫医院具备完善的护士培养体系,包括专科护士的培养、出国进修的机会;科学的护士岗位职责和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甚至有一位护理专业背景的副院长。这些都是医院对护士的“磁力”秘籍。
“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实际需求入手”
离职率几乎可以视为医院磁性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的离职率之低堪称业内佳话,2017年全院护士离职率0.77%,2018年是0.53%。2019年上半年,3410人的护理队伍中,仅有两个人离职,离职率0.059%。
这么高的磁力,盛京医院是怎么做到的?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主任范玲介绍,2018年该院引入了磁性管理理念,2019年全院各护理单元开展磁性护理管理,在关爱护士的基础上打造有温度的管理。
护士的职业发展及待遇时常被业内所诟病,磁性管理如何从实际需求入手,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满意度?范玲介绍,他们从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开始就为护士设立良好的职业规划。
在我国,护士大致有两条职业发展路线:职称/技术路线(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和行政路线(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护理部主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