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CO丨青年科学家奖孙夕林教授:积极乐观做科研,让基础研究解决临床需求
在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孙夕林教授接受了健康界的采访,和健康界分享了她的科研之路。
“2020年度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共评选出10位获奖者,均是工作在科研、临床一线的青年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是肿瘤领域中青年一辈的佼佼者。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孙夕林教授由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推荐,成为本年度的获奖者之一。
孙夕林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基于分子成像的EGFR在体分子分型及临床应用”发表于转化医学领域顶级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受到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孙夕林教授接受了健康界的采访,和健康界分享了她的科研之路。
治愈人类疾病,通过科学
谈起自己的科研之路,孙夕林教授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当她第一次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时,发现院墙上写着这样的口号——“治愈人类疾病,通过科学”。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孙夕林教授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让她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后来在斯坦福大学留学的过程中,孙夕林教授发现,他们的医学院每个科室和部门都有自己能进行独立科研工作的实验室,足见其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
留学期间,她一直从事分子影像学研究,见证了实验室一项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产品转化的全过程,从最开始在的基础研发,再到进行动物实验,最后回到人体,这样的研究模式对她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近年来,孙夕林教授及其团队秉持着从基础到临床再到产品的做科研的理念和模式,发明了很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孙夕林教授已经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 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 项,授权中国外观专利1 项;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4 项,申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 项,申报软件著作权10 项;研发新型放药新产品(18F-MPG)1 项。
不计得失,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孙夕林教授认为,在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理论科研的过程中一定要不计得失。孙夕林教授继续分享了自己在斯坦福深造过程中的经历:“最开始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科研小白,一些师兄师姐也并不喜欢带新人,因为他们觉得会浪费他们的时间。”
虽然备受打击,但孙夕林教授没有被困难击倒,积极乐观的她主动给实验室的前辈帮忙,最终也得到了很多指导。
如今,孙夕林教授的团队已经发展到了80~90人的规模,当和自己的团队进行交流的时候,她益发认识到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的重要性:“这样的态度会让人快速融入群体,也能让人获得更多的知识。”
不忘初心,基础研究解决临床问题
孙夕林教授表示,自己做科研的秘诀在于“初心”二字,她做科研的初心就是使用新技术解决临床中的关键问题。分子影像学是1999年才由美国哈佛大学的Weissleder教授提出的新概念,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仅限于应用于基础医学的研究中,曾经很多业内的专家都认为,相关新技术也只能用于解决基础方面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孙夕林教授更希望解决临床方面的需求。
她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为例,解释科研是如何作用于临床的。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这些药物的效果很好,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加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药物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如果能够在用药之前就将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筛选出来,就能解决患者的疑问,同时也能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孙夕林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分子影像学手段,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适用于上述药物。通过分子影像学手段筛选之后,医生可以明确地告知患者是否适合服用某种药物,服用多长时间之后会产生耐药性,耐药之后应该选用怎样的治疗手段。该项成果意义重大,在业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多其他医院都来到孙夕林教授所在研究中心,要求进行他们的分子影像学检查,这让孙夕林教授对基础科研是为临床服务的研究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她倍感鼓舞:“这项研究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觉得我做的科研是有意义的。我认为这就是我的初心,是我继续做科研的最大动力。”
专家简介
孙夕林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青年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截止目前共计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9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 项;研发新型放药新产品(18F-MPG)1 项。参编人卫社出版的《医学影像学》英文版及《分子影像学》等教材专著6 部;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或第一完成人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各级奖励7 项。代表性成果:“基于分子成像的EGFR 在体分子分型及临床应用”发表在Science子刊、转化医学领域的顶级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并在官网作为三个亮点之一highlight,连续两期被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引用述评,评价为研究亮点文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