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感染,为何哨点变“烧点”?
新冠已成常驻病毒,发热门诊如何守住“底线”?
发热门诊被公认为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但近日多地局部疫情反弹、病毒“攻城拔寨”之时,发热门诊却出现“中招”现象,1月7日沈阳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系某医院发热门诊护士。
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强调,要强化院感防控,对现有的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进行再评估,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取消或尽快改造到位,严格发热病人闭环管理的要求。
继轰轰烈烈的发热门诊改造潮后,医疗机构“遭遇”发热患者时能否抗住巨大的感染防控压力,完成发热病人的闭环转运,实现医患零感染?
疫情之下:发热门诊如何防疫?
我国发热门诊的设立可以追溯至2003年,SARS爆发以后,我国在县级以上的医院设立了发热门诊,并延续至今。发热门诊,名义上虽是门诊,其实是急诊的形式,24小时需要医生、护士、检验技师值班。
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根据国家或当地相关防控要求,开展对不明发热人员的排查、登记、管理、流调、隔离、转诊与消毒等任务。无论患者是否发热,发热门诊实质上就是医院内的隔离区,一度被不少医务人员视为医院的“红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8月17日发布的发热门诊流程示意图
闭环管理,是发热门诊的重要“标签”。对于发热的病人,要实现闭环管理,通过预检分诊,由专人转送到发热门诊。按防控隔离的要求,在发热门诊内,挂号、交费、就诊、检查检验、采样、取药等诊疗活动可全部在封闭区域完成,实现患者就诊时闭环管理。
针对发热病人设置合理、完善的流程是发热门诊的核心所在,也是做好发热门诊管理的重要工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发热门诊负责人朱英教授曾向媒体介绍,患者来到发热门诊后要进行体温检测,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消化道等方面的检测进行确认,然后还要进行常规血细胞检测、CRP以及肺CT检测来考虑是否为疑似病例,如果为疑似病例则要进行核酸检测;如果非疑似病例,则也要进行留院观察,并在24小时和48小时,分阶段分情况重复以上检测,排除发烧等症状后才能离开医院,然后回到家中继续进行单人单房间隔离观察。
“因为有潜伏期的问题,所以并非让患者直接做一个核酸检测那么简单,检查是非常细致和有保障的。”朱英介绍,一般非确诊病例需要3-5天便可以完成发热门诊内的诊疗和观察。
发热门诊需要规范严谨的工作及防护规范,改建工作流程、细化步骤、制定防控细则等,其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快速响应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为何哨点变“烧点”?
发热门诊作为诊治传染性疾病的关键场所和前哨阵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些医疗机构却暴露出管理漏洞。
1月6日12时至24时,沈阳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为沈阳市某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至此,沈阳确诊病例尹某某关联病例中,已有六名医护。
河北邢台发热门诊一工作人员1月9日转为确诊患者……
研读沈阳疫情通报不难发现,在沈阳病例中,多名感染者在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前,频繁出入从基层门诊部和各级医疗机构。此外,一病例张某的感染来源是通过医院垃圾清理工、保洁员、护士的手部器械携带病毒导致的传播。护士触摸了已被病毒污染的门把手,在为张某输液时造成了感染。
发热门诊明明是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为何却成了此次疫情传播的链条之一?
图源:图虫创意
业内人士林木告诉健康界,目前来看,农村基层村镇卫生室(所)依然是薄弱环节。一些基层机构可能不具备发热患者留观条件,在院感防控中也没有做到无菌操作。一些医院可能存在医患口罩佩戴不规范、没有对发热患者第一时间管控、在给病人执行操作前并未进行手消毒等问题。
林木指出,细节是医院保证院感安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发热门诊需要进一步规范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及护工、保洁工人、后勤辅助人员等所有工作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及规范操作督导。
发热门诊院感防控问题,也被国家层面注意到。
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指导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中心副主任付强1月5日在辽宁电话电视会议中指出,此次外部风险带入导致的医疗机构的内部感染也暴露出医疗机构首诊能力不足、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医务人员在诊区或者工作区域内喝水或进食、输液区没有严格的实施保持安全距离等问题。
付强强调,要拿出具体措施,明确的告诉医务人员,无论是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还是定点隔离机构,医务人员饮食必须到相对清洁的生活区、不能在工作区。
新冠已成常驻病毒:发热门诊如何守住“底线”?
正如世卫组织所言,新冠疫情进行到现在,已经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目前来说,已经再难预知病毒何时结束,或者永远不会消失了。新冠病毒或者它的变异病毒会将成为类似流感、水痘这些疾病一样长期和人类共存。
在此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怎么做,才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筑牢院感防控“防护墙”?
“基层机构如果不具备发热患者留观条件,应建立相关机制,实现患者闭环式管理及转运。”林木讨论近期疫情时,如此说道。他介绍,发热门诊留观室如果有条件单间最好,如果不具备条件,则应按照院感防控技术要求,保持床间距至少1m以上,同时增加和保证留观隔离病房,每小时有效换气通风至少12次以上。
随着社交距离增加,被感染的绝对风险降低。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柳叶刀发文指出三个最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其中一个就是保持安全的物理距离,保持安全距离的感染风险可以由12.8%下降到2.6%。
林木指出,随着新冠肺炎潜伏期越来越长,目前很多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就诊普通门诊时,首诊并没有发热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于所有就医患者,都应该采集详细的流行病学史。对于发热患者就医,都应该进行核酸检测及血液检测,必要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在2020年6月30日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发热门诊应当满足“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从发热门诊位置、分区设置、设备配备、人员配置、管理等方面都有细化要求。
付强认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的感控战,必须抓好三个点:抓好定点—承担不同定点收治观察任务的机构;抓好哨点—预检分诊点与发热门诊/诊室/首诊科室;抓好重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要诊疗行为。
发热门诊院感防控,是一场守卫“底线”的持久战。在与病毒作战中,机构要规范人员防护和医护人员诊疗行为,接诊要与三区两通道及功能区设置要求、诊疗流程相匹配。
(应受访者要求,林木为化名。)
参考资料:
[1]王福川,李源,张敏,马贺成,黄磊.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运行情况分析及信息化建设思考[J].传染病信息,2020,33(06):571-574.
[2]付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组沈阳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建议
[3]半岛晨报《探访发热门诊,专家:有接触史但没症状也不能放松警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