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CO丨青年科学家奖常江教授:夯实科研基础,领队勇攀高峰
2020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健康界特别采访到了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常江教授,聆听他分享自己的科研历程。
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是面对全国广大的青年肿瘤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自2016年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表彰奖励在肿瘤基础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或在肿瘤临床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2020年度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此次共评选出10位获奖者,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常江教授由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推荐,成为本次获奖的青年科学家之一。
出生于1986年的常江教授主要从事以大样本、多中心为基础的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研究,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20余篇,在Nature Gennetics、GUT、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揭示了视黄酸代谢、酒精代谢等重要通路的遗传变异与中国人群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及其分子机制,为我国食管癌的个体化防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020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健康界特别采访到了常江教授,聆听他分享自己的科研历程。
兴趣促使进入肿瘤研究领域
虽然现在已经是颇有成就的肿瘤医学工作者,但常江教授在本科期间却是攻读南开大学的生命科学专业,是什么促成了他在专业上的转变呢?常江教授介绍到,在生命科学专业的学习中也涉及到了很多与肿瘤领域相关的研究,包括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而且在本科阶段,常江教授就已经积极参与到了一些关于肿瘤的研究项目中,这样的经历激发了他对肿瘤学研究的兴趣。
本科毕业之后,他幸运地获得了保送至我国著名肿瘤学专家林东昕院士实验室学习的机会。
博士毕业之后,常江教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继续充电和学习,虽然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近年来我国肿瘤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刚刚博士毕业的他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研究方向一以贯之
借由这个平台,常江教授和博士期间的导师有了进一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可以继续我博士期间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的课题。这也有利于我更加迅速地在一个领域里进行深入研究,因为研究方向上跟博士阶段并没有太大变动。”凭借着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常江教授很快做出了一些成果,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讲师提升到副教授,最后破格晋升为教授。
常江教授提到,这其中也离不开自己导师的帮助,他以自己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的一篇文章为例,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最后修改回答问题上,他的导师都给予了他非常耐心和细心的指导:“能够在毕业之后还受到导师如此关照,我觉得非常感动。”
榜样的力量引导良性循环
流行病学的研究往往规模大、涉及人群多、数据繁杂,开展起来较为困难,要带领团队进行合理有序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常江教授表示,如今流行病学的研究发展不仅限于人群上的研究,还需要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手段,譬如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要求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他们团队的学生由于只具有医学的背景,往往一开始很难胜任这样的研究工作。所以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时,很多问题都有赖于常江教授亲力亲为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常江教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努力解决问题。
“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以后新进来的学生就可以向师兄师姐学习,我们的团队也就逐渐走上了正轨,得以开展更为复杂的一些研究。”相信在常江教授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将会勇攀高峰,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专家简介:
常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