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房颤患者抗凝,无需调整新型抗凝药物剂量!真实世界研究
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的研究提示,对于肥胖患者而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与体重正常患者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体重不应成为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障碍。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是目前卒中高风险心房颤动患者首选的抗凝方法。肥胖在房颤患者中可能更为普遍。但是目前没有基于患者体重的剂量调整建议。
近期,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的研究提示,对于肥胖患者而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与体重正常患者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体重不应成为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障碍。
研究者纳入2010~2017年间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且随访≥12个月的7642例平均年龄69岁的房颤患者。
研究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指数18.5–24.9)、超重(25.0–29.9)、1级肥胖(30.0–34.9)、2级肥胖(35.0–39.9)和3级或重度肥胖(≥40.0)。
约41%的患者患有肥胖症(≥30),其中大约22%的人1级肥胖,19%有2~3级肥胖。
本组病例中,最常用的新型口服抗凝剂是阿哌沙班(43.9%)或利伐沙班(36.4%),其次为达比加群(19.5%)。
研究数据显示,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中风风险相似(1级、2~3级肥胖的HR分别为1.2和0.68)。
与正常BMI相比,1级和2~3级肥胖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也相似(HR分别为0.64和0.66)。
来源:Kaplan R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cross Body Mass Index Categories. J Am Heart Assoc. 2020, 9(24): e017383.
本文转载自中国循环杂志,作者xujing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