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的“记忆”?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新进展
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确切的找到AD的病因。然而,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1901年11月初,德国法兰克福精神病院收治了一名叫奥古斯特的51岁女性患者,患者病症很奇怪,病历这样记载道:“患者无助地坐在病床上,医生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患者答‘奥古斯特’,医生又问‘你丈夫叫什么名字?’,患者很困惑地回答说‘奥古斯特?可能是吧’,她反反复复自言自语说到‘我失去了自我’”。
之后的岁月里,奥古斯特饱受记忆衰退困扰,精神变得极为狂躁,几乎停止了与人沟通,最后悲惨地离开了人世。这便是医学记录历史上第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故事。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大脑病变。患病人群出现明显的脑部萎缩,而这种萎缩是不可逆的,目前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恢复。
图1: 受阿尔茨海默氏症影响的大脑区域(图源:图虫创意)
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确切的找到AD的病因。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寿命大大提高后的一种“自然选择”疾病,是科技、社会、经济进化的产物,是地球避免“超负荷”的手段,因此,面对AD,我们无能为力。然而,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我国痴呆症患病总人数高达1507万例
中国的老年人口众多,然而,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痴呆症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人群患病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管理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2020年12月,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痴呆症研究,这项研究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痴呆患者约有1507万例,其中AD患者983万例[1]。
图2: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研究发现,中国60岁及以上成年人痴呆患病率为6.0%。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为3.9%,血管性痴呆为1.6%,其他痴呆为0.5%。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症患者总数约为1507万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92万例,其他痴呆患者132万例。值得注意的是,MCI患病率为15.5%,总体来看,与认知障碍的人群高达3877万例。
图3: 按年龄段估算的痴呆症和MCI患病率和人数
文章指出,痴呆症和MCI在中国患病群体庞大,并且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9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如果这些危险因素若能得到控制,将会大大降低痴呆和MCI的患病率。
该文作者还表示,改善痴呆患者的管理、优化痴呆照护系统、增加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公众知晓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诊断AD技术手段高速进展,已实现“滴血验病”
AD在我国存在“三低”现象:认知程度低、就诊率低、接受治疗比例更低”。85%的患者家庭认为,老人记忆下降、行为发生改变是自然衰老过程,因而延迟就诊,导致病情越来越重。而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针对它的多种药物研发宣告失败,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基本都已处于中晚期,难以体现治疗效果。
由于对病情认知局限、诊断效率低等原因,AD确诊时间普遍较长,有些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MCI,但并不能确认病情的发展方向,因此有些AD患者的确诊年限甚至可达10年。
12月1日,一则医疗信息震动了整个医疗界并引发争议。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家生物医学公司C2N Diagnostic,开始向美国和欧洲市场销售早期筛查以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症的血液测试服务,通过这项血液测试服务可以检测一种跟老年痴呆有关的微量蛋白,他们的研究发现,在AD还没发病之前,血液中这种蛋白的含量就会升高[2]。
图4: Longitudinal plasma p-tau217 is increased in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