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融合推进屡被提及,全科医生或被赋予公共卫生职能

2020
11/18

+
分享
评论
余庆松(特约) / 健康界
A-
A+

从目前各地区、医院和高校的实践看,“院校疾控”三家合作的做法最为可行,解决了医防融合“谁来做”和“如何做”的两大关键问题。

11月1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携手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方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既懂临床、又知公卫的医学复合人才,这种“院校疾控”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但如何推进“医防融合”,培养一批既懂临床医学、又懂公共卫生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发挥重大疫情前“侦察兵”“吹哨人”的作用,让更合格的健康守门人守护人民健康,是后疫情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大命题。

从目前各地区、医院和高校的实践看,“院校疾控”三家合作的做法最为可行,解决了“谁来做”和“如何做”两大关键问题。

一、公共卫生人才困境

公共卫生学科全称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就本科招生专业来说,预防医学专业是核心。1920年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Winslow(温斯洛)提出、195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的公共卫生定义是“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效率的科学和实践,包括: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控制传染病,教育公众保持个人卫生,组织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有效的社会机制以保证每个人拥有足以维持其健康的生活水准。通过上述活动,使得每个居民享有其与生俱来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从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从业人员约18.78万人,即每万人口中仅有1.35名CDC从业人员,约为美国的1/5。CDC卫生技术人员中,仅44.2%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2.5%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次疫情更暴露出部分干部公共卫生素质不高,导致对疫情的错误判断;基层队伍实践过少,在突发疫情中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应急处理。

相比较临床医学学科,临床医学面向患者,关注个体患病后如何通过救治使之康复,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面向人群,关注如何不让群体发生疾病,因此公共卫生的范畴更广,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也有特别要求。

面对人员数量和结构问题,在中国目前医疗卫生体制下,谁更合适承担公共卫生职责呢?

二、“谁来做”

无论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是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流失是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普遍现象。

从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至2018年,全国各类医院卫生人员增加了58.07%,而CDC人员下降了4.5%,这一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我国约有100所高校设公共卫生学院或预防医学系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每年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院校和国际组织输送约7000名公共卫生人才。但从本学院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几年后还留在公共卫生领域工作的就已经很少了。其中,本科毕业生约有一半会继续从事本专业(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约有五至六成会从事本专业,但3年以后二次就业,继续留下的只剩四成左右。

补偿机制可能是比较突出和现实的问题。在补偿不能完全到位情况下,给现有卫生人员增加公共卫生职能,自然成为了最佳路线。

“复合型”人才的概念随之诞生。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融合;有学者提出,培养既有临床技能又有公共卫生视野的医防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有学者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

全科医生成为承担公共卫生职能首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防融合,公共卫生,全科医生,公卫人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