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价格大幅度降低,千万患者受益
这次的带量集采也进一步加强政策和管理协同,积极协调卫生健康部门、药监部门做好使用监管和质量监管等工作,形成合力。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一类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和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今年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明确指出,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综合考虑医用耗材的功能作用、临床价值、费用水平、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采用准入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并定期更新,动态调整。紧接着,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安徽、江苏率先对部分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带量采购,两省首批中选结果已出炉。
紧接着的7月,安徽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合体为主体,联合对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产品带量采购,降价效果很明显。
事实上,这次关于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政策致使高值耗材价格大幅度降低,国家早已透露出相关指导要求。早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要求从机构管理、准入与使用管理、监测与评价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规范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
2019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重点治理;另外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根据改革和完善医用耗材采购的政策,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对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和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而在具体带量采购方面,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最终达到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这一目的。
长久以来,在医用耗材领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价格虚高和过度使用。药品、耗材加成政策和按项目付费,使药品和耗材收入成为医疗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过低,进一步强化了以药品、耗材数量为基础的补偿机制。随着药品零加成是时候紧接着耗材也实现了零加成,然而仅仅取消加成并未改变价格虚高的现状。由于旧的模式下的相关机制使耗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成了“利益共同体”,越是价高的耗材,使用越多,各方获得收益也越多,于是导致了高价格,对医保、患者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越来越成为我国医疗产业中最主要的购买者、付费者。目前在大多数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中,医保的支付都占一半以上,有些医院甚至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医保。而在具体的医保管理过程中,药品受到的管控比较多,有严格的目录管理和经常性的集中招采等,而对医用耗材的管控则相对宽松。除了少数高值耗材有集中招采、议价、报销等方面的政策规范,之前的大多数医用耗材都是市场自行定价、医院自主采购,很多耗材的费用都包含在医疗服务项目中一体收费和报销,医保的具体管理措施并不多。也正是由于耗材管理上的相对宽松,在药品费用占比管控严格的背景下,医疗机构通过增加耗材使用来分摊总费用,就成为普遍现象。药品费用占比压下去了,耗材费用占比又上来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