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又是一年发榜时,“复旦排行榜”给医院学科建设带来什么

原创 2020-11-16 19:11 余庆松(特约) / 健康界

医院的学科建设要将临床能力和科学研究结合好,没有孰轻孰重,两者统一,相互促进才是王道。

前几天,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总榜)》,业内人士称其为“复旦榜”。在各大媒体传播后,在医院行业内反响巨大。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从2010年开始,每年推出上一年度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在各类医院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今年又诞生了“国考”,相比较两个,为什么有些医院“国考”成绩好,但“复旦榜”却不“认可”呢?同时,对“复旦榜”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学科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复旦榜”怎么评

“复旦榜”得分由“专科声誉得分(声誉排名)”以及“科研学术得分”两部分构成。其中“专科声誉得分”邀请专家综合考虑每家医院的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关键因素后,对相关专科前10名医院进行的提名和排序。

《最佳医院排行榜》则是根据每家医院获得的各专科声誉排名,并结合该院的“医院科研学术得分”,形成医院的总体得分,最后产生全国医院100强的综合排名。“复旦榜”的排名情况在业界受到广泛认可,成为各大医院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院级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尺之一,也成为引导大众就医的重要参考。

“复旦榜”越来越注重医院的诊疗能力。其负责人表示,三级医院最佳专科的内涵,首先具备五大功能,一是具有服务大众的意愿和本领,能够承担疑难危急重患者转诊;二是培训全国专科医生,使全国本领域专项诊治技术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构建面向全科医生的本专科适宜技术和全专结合双向转诊规范的培训体系;四是具有很强的临床科研能力;五是能够胜任本专科领域疾病和危险因素三级预防及病人健康促进工作。

二、与“国考”比较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2018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最新,也是最权威的考核体系,所以也被称为“国考”。考核旨在加强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定量50个,定性5个)。

与“国考”成绩相比较不难发现,以“国考”成绩前10位为标准,与2018年度复旦榜单和2019年度复旦榜单比较发现,两者除了前3位排名基本一致外,后7位排名差异较大。

无论是“国考”还是“复旦榜”,都是一套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各有侧重,难以评价孰优孰劣。差别在于其定位、目标和指标体系的不同。

从目标上看存在差异,所以指标体系也有根本性不同。从医院管理者角度看,相较“复旦榜”,我们认为“国考”更能给医院管理者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学科建设和运营效率等方面,指标体系全面,是从组织的角度进行指标设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复旦榜,国考,学科建设,医院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