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成就未来 这场专家云集的大会带我们洞见肿瘤医学管理前沿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与历史数据相比,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
据统计,呼吸系统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前三大致死原因之一,我国前十大致死原因中,另有肝癌和胃癌。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癌症新发病380.4万例,预计2024年我国癌症新发人数将达到5.0百万人。
巨大的市场需求给医疗端提出了更多要求,也促使肿瘤专科及各综合医院提出更多创新解决思路及方法。
11月7日,“天赋使命·晴系未来,倾听领航者——2020年度肿瘤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如期召开,会上,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齐聚一堂,就肿瘤学科管理前沿手段和互联网+创新解决方案深入探讨。
DRG成管理热点手段 医院落实还需要做些什么?
2017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鼓励各地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
2019年中《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国家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组根据前期各省(区、市)申报参加DRG付费国家试点的情况,确定了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医院都在进行紧锣密鼓的DRG改革。会上,多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了密切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李晓北介绍,“DRGs是一个能够帮助医院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依据和工具。该方法在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驱动成本核算发展,优化管理;利用制度优势,配合实现医改其他目标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李晓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马迎民从绩效管理角度分析了DRGs在绩效管理方面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以绩效为手段引导医生思维模式的转变,用量化的指标激励医生有意识的选择符合所在机构功能定位的病源,绩效的作用是‘激发内在动力’而不是‘事后考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马迎民
马迎民举例说明,“医院管理上大家都在追求效率,比如缩短平均住院日、增加手术例数等。但同时,可能会忽视一个问题,病人难度降低了,难度比较大的病人没有人愿意收治。这偏离了综合医院或者教学医院该走的道路。DRG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激励医生,有意识地选择符合所在机构定位的治疗方式。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医疗数量的评价体系。”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院长赵海平主持了高峰对话环节。对话就各综合、专科尤其是肿瘤医院在推进DRG过程中的特殊性及以DRG为工具在医疗质量和控费中寻求平衡两个话题进行讨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赵长久、辽宁省肿瘤医院书记朴浩哲、甘肃省肿瘤医院院长郝明、安阳市肿瘤医院院长李保中分别就各医院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
从左到右:赵海平、赵长久、朴浩哲、季加孚、郝明、李保中
季加孚认为DRGs作为卫生经济学和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工具,有其适用条件、适用人群。在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每种控费手段工具要交叉使用。“比如慢病管理用DRGs管理有很大的困难。”
朴浩哲介绍,辽宁省肿瘤医院从2018年开始作为DRGs的试点医院至今已近三年。DRGs试点实施给医院带来了巨大惊喜,“以前每年都说医保局欠我们的钱,但是DRGs实施半年以后,我们盈余1400多万元。特别惊喜。”
赵长久表示DRGs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类综合、教学医院来说影响比较大。他提及,“如果执行DRGs可能会更准确地使用高端仪器设备,当然也可能会限制一些新技术的使用,这就是一个谈判和平衡的环节。”
郝明提及,甘肃省虽然还没有开始实行DRGs,但甘肃省肿瘤医院已经开始参与DRGs的顶层设计工作。
作为已经开始DRGs试点的专科医院院长,李保中介绍了安阳市肿瘤医院在试点开始后的特有优势。综合医院胃癌治疗费用5万元以上,而安阳市肿瘤医院3万元的价格具备明显优势。“这个钱可以用到新技术研发、鼓励开展微创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
科技助力医院管理 互联网+、大数据如何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医疗产业的应用价值愈加重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务处处长,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副主任薛冬在会上带来了《大数据助力医疗质量管理:以北肿VTE项目为例》主题演讲,薛冬从VTE这一具体项目着手介绍,分享了肿瘤专科医院在VTE静脉血栓领域中的相关尝试及大数据对其助力作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薛冬
薛冬重点提及了肿瘤专科医院面临的困境,包括医院面积较小、床位有限,因此只能通过优化患者住院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此外,肿瘤专科医院虽然在肿瘤专科疾病的研究方面积累良多,但由于我国肿瘤疾病仍以老年人为主,在合并基础疾病后的肿瘤疾病的治疗中,专科医院并没有优势。
在VTE建设上,北京肿瘤医院面临同样的困境。VTE并非肿瘤专科的研究领域,但在追溯过往医疗纠纷、医疗诉讼案例数据时,薛冬发现和VTE相关的疾病案例较多。
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北京肿瘤医院成立了围绕患者血栓问题的MDT。同时,利用信息和大数据手段,把北京肿瘤医院2013-2019年共计6万多例外科手术,针对VTE进行梳理,并通过大数据补充,得出了500多例有VTE、PE甚至合并的数据。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真正地肿瘤患者VTE高危因素从传统的评分中进一步提炼,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真正发现肿瘤患者血栓高危因素。”薛冬表示,他同时分享了北京肿瘤医院VTE研究的初步进展。“我们已经初步提炼出了北肿模型,目前发现肿瘤患者血栓的几个风险点所在。对比传统的卡布里尼模型,在肿瘤患者血栓风险方面,我们的灵敏度和敏感度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最后,薛冬总结了医疗质量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意义,“我们经常讲医院要关注IT、关注信息,但信息、IT一定是为医疗做服务的,让IT、5G、AI能够真正为临床服务、真正为管理服务。”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潘睿则带来了题为《重塑医院管理流程的智慧门禁系统》的主题分享,以智慧门禁系统为例,以小见大,详述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创新理念及项目落地实施的初步成效。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尤其是医院措手不及。随之而来的是要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完善疫情期间医院风险管控。在此背景下,江苏省肿瘤医院开始了智慧门禁建设。
潘睿介绍,智慧门禁建设的四个核心目标分别是:严格落实一患一陪制度和预约探视制度,监理人员精细化分类且可追踪的智慧门禁系统,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投入,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全院范围门禁覆盖。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潘睿
在具体实施方面,基于人脸识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医院物联网中台,提供智慧门禁服务。对职工、病患、陪护、探视、第三方人员等不同角色采取不同的门禁注册和管控策略。
“此外, 我们对于手术室门禁也进行了智能化设置,只有在当天纳入手术室排班中的人员才能进入手术室。”潘睿补充道。
智慧门禁只是管理手段之一,背后围绕医院建设的物联网中控平台是项目的核心创新。潘睿总结了智慧门禁系统的核心创新性:“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化管理,在该项目中我们还设置了电子健康档案,围绕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了一系列信息系统,从而完善了围绕医院物联网中控平台的指挥系统。通过中台服务,各端可以真正地互联互通起来,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系统联动。”
据了解,江苏省肿瘤医院智慧门禁项目不仅有效落实疫情防控,且严格落实一换一陪,提倡无陪护,大幅减少人力投入,做到了效率提升。“智慧门禁系统建设给我们带来了比较深刻的思考。我们的经验是附在项目要分步实施,从易到难,从清晰到复杂,慢慢完善。接下来要制度化,千万不要把门禁替代制度,在制度明确的情况下,门禁只是手段,当然它可以完善制度。而且还要智慧化、人性化,保证项目的可操作性的同时,还要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最后,精准化,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细致,问题先行,遇到困难医院决策层一定要保证自己的信心,不能半途而废。”潘睿总结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